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V. 基督教在伊斯蘭教興起之間的宣教工作(西元 503-800)

V. 基督教在伊斯蘭教興起之間的宣教工作(西元 503-800)
1. 從歐洲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教會到歐洲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
1.1 西元 503—800年宣教年表
1.2 教皇的權柄及影響力
1.3 從歐洲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教會到歐洲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
1.4 歐洲宣教士(傳教士) (西元503-800)
1.5 歐洲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宣教教會的秘密
1.6 古德國人及斯拉夫人對宣教的看法
1.7 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所面臨伊斯蘭教的興起的挑
1.8 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宣教事工的成果


2. 東方教會及伊斯蘭教多種語言的教會儀式 (西元 503-800)
2.1 東方教會的簡介及年表(西元503-800)
2.2 在東方國家宣教工場機制結構的建立
2.3 東方教會在英國的影響力
2.4 聶斯托留派(與詹姆斯黨)教會在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中亞、東亞(中國、韓國、日本)和南亞(印度)的宣教工作
2.5 東方教會宣教的成果


3 非洲教會的擴張及反抗伊斯蘭教
3.1 從早期基督教宣教到濃厚的教會儀式傳統
3.2 在努比亞的基督徒
3.3 在阿克蘇姆的基督教宣教
3.4 在埃及的神學發展
3.5 聖經翻譯成地方語言
3.6 非洲教會宣教的成果


4. 伊斯蘭教促進基督教宣教工作省思信仰的根基 (西元503-812)

4.1 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宣教事工的成果
4.2 東方教會於西元503-800間的宣教努力成果
4.3 在非洲宣教的成果
4.4 於西元503-800期間的聖經翻譯
4.5 從西元503-800基督教宣教努力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拉丁語系-賽爾特語系教會的建立(西元590-800)
1.1 從西元590-800年全世界宣教年表

500年 - 克洛維一世,法蘭克王國奠基人、國王,征服了如今法國和比利時大部份的領土,將他的領域轉換信仰為西方普世基督教。
508年 - 瑪卜的腓羅西諾 (Philoxenus of Mabug),腓羅西諾是主後第5世紀在幼發拉底河上瑪卜Mabug的教長。) 開始將聖經翻譯成叙利亞語。
528年 – 努西亞的聖本篤 (Benedict of Nursia)摧毁了義大利在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的異教廟宇,創建本篤修道院(該修院在二戰期內被炸毀)。
535年 - 聶斯托留派(景教)傳教士教授嚈噠人(生活在中國北部、中亞和印度北部的游牧民,又名白匈奴)閱讀及書寫。
542年 - 來自君士坦丁堡的朱利安 (Julian or Julianus)在埃及人狄奧多 (或希奧多Theodore)的陪同下向努比亞人傳福音。
563年 – 聖哥倫伯 (Columba) 從愛爾蘭航海到蘇格蘭,他在那裡的 Iona 創立傳福音訓練中心。
565年 -在愛爾蘭傳教士聖哥倫伯拜訪海灣後,第一個尼斯湖水怪的目擊報告被記載。聖哥倫伯Columba描述這水怪張大嘴發出一陣大聲的吼聲,從800英尺深海灣表面出現。
569年 - 瑙巴提亞主教郎基努斯於阿爾瓦 (Alodia or Alwa) 傳福音(現今的蘇丹)。
592年 - 愛爾蘭傳教士 Moluag (古愛爾蘭文: Mo-Luóc)逝世。
596年 - 額我略一世 (Gregory the Great)差派奧古斯都 (Augustine of Canterbury)及一隊傳教士到(現今的)英格蘭重新介紹福音。傳教士在堪特伯雷定居並在一年內有一萬人被施洗。
600年 – 安道爾有了第一名基督徒定居者。
604年- 教宗聖額我略一世(又譯聖格列高里一世、聖貴勾利一世,聖國瑞一世、貴格利一世,額我略一世 Pope Gregory ,為第一位聖本篤,在西歐向封建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他利用當時的形勢進行了一些改革,為西歐建立一個宗教政策。
612年- 愛爾蘭的修士 Gallus 於瑞士斯泰納赫 (Steinach) 建立隱士住處,將愛爾蘭的基督教傳到瑞士東部,在蘇維匯人 (Suevi) 及阿拉曼人(或譯為阿勒曼尼人, Alemanni)中努力地傳福音。
629年 - Amandus of Elnon被祝聖為主教。他在根特(Ghent,比利時)一帶傳揚福音並沿著多瑙河向斯拉夫人(Slavs)及向納瓦拉 (Navarre) 的巴斯克人(Basques)傳教。
631年 - 東盎格魯人(盎格魯-撒克遜人七國時代七個王國之一)轉換信仰為基督教。
635年 - 林第斯弗尼的聖艾丹 (Aidan of Lindisfarne) 開始於英國的諾桑比亞(Northumbria)的心藏地帶傳教。
637年 -一名住在意大利北部的日耳曼人倫巴底人(Lombards),是日爾曼人的一支,起源於斯堪的納維亞的北部)成為基督徒。
650年 - 荷蘭成立第一間教會。
673年 -愛爾蘭修士 Maol Rubha 在 Aprochrosan創辦一所訓練中心,成為傳教士拓展蘇格蘭的根據地。
680年 – 聖經首次翻譯成阿拉伯語。
689年 - 異教徒在今德國的維爾茨堡 (Würzburg) 附近殺害愛爾蘭傳教士基利安(Kilian)。他的遺體後來葬於維爾茨堡的聖本篤修道院。
692年 -威利柏爾德 (Willibrord) 與11名同伴橫渡北海向弗里西亞 (Frisia)人傳教(現今荷蘭)。
697年 - 穆斯林橫行於北非首都迦太基。
700年 -- 由聖大額我略 (St. Gregory the Great) 開始,聖本篤修會 (Benedictine)的宣教士完成英格蘭信仰轉變為基督教。
720年 -穆斯林佔領西班牙。
720年 -哈里寑二世(Umar II) 向柏柏爾 (Berbers)基督徒施壓,使他們改信伊斯蘭教。
722年 -聖博義(Boniface)在日耳曼人中展開傳教工作。
724年 -聖博義(Boniface)在德國黑森 (Hessen) 的Geismar砍斷異端古北歐神話中負責掌管戰爭與農業的神索爾(或譯名為托爾)的橡樹。
732年 -歐洲人在圖爾戰役 (Battle of Tours) 擊潰穆斯林並阻止其繼續在歐洲擴展。
740年 -愛爾蘭修道士抵達冰島。
750年 - 愛爾蘭建立中世紀早期藝術。這些修士仍被留存下來的最偉大的作品是凱爾經(或譯凱爾或凱爾之書 (Book of Kells)據說是世界上年代最久遠的手抄本新約聖經,可上溯第八世紀,由教士一筆一筆精工慢描而成)。凱爾經是一本飾本福音書(都柏林三一學院圖書館收藏),華美的愛爾蘭-撒克遜風格手抄本飾畫傑作。。
751年 -聖博義為丕平三世 (Pepin)加冕,因此法蘭克的君主體制與教皇的體制相結合。(這意味着世俗政權需要來自教皇的批准。)
768年 -9月24日 -丕平三世 (Pippin III, 或稱矮子丕平 Pippin the Short)病逝於聖但尼 (塞納-聖但尼省 Saint Denis),為查理 馬特之子及查理大帝之父(查理為名,曼為大帝,所以正確應該說查理曼,或查理大帝,而非查理曼大帝),在759年丕平奪得回教在法國最後堡壘納爾本 (Narbonne),和將伊斯蘭教逐出法國。 丕平的兒子, 查理曼(拉丁文: Carolus Magnus)繼承父親的王位。
771年 - 查理大帝頒佈要以本地語佈道,他亦任命將部份聖經翻譯成日耳曼文字。
781年 – 長安附近立起景教碑以紀念景教在中國傳教,為中國基督徒提供文字紀錄。
787年 – Ludger 開始在靠近埃姆斯河河口(今德國)的異教徒, pagan)中傳教。
800年 – 在聖誕節12月25日,查理在罗馬聖彼得大教堂做裡拜時,突然被利奥三世戴上了皇冠,並被稱為“羅馬人的皇帝”。


1.2 介紹:教皇的權柄及影響力

羅馬教宗額我略一世 (590-604 A.D.),成為第一位真正具有權勢和影響力的教皇。 他派遣羅馬傳教士到高盧、西班牙、比利時、英國、非洲和義大利那裡傳教並到傳教地區教親自挑選並任命新主教,因而羅馬教會的勢力得以擴展到這些地方。 他協助東羅國馬帝國的皇帝,人們尊稱他為"普世牧首(教會聖師)"; 他使羅馬教會成為羅馬全省最富裕的教會及政治上實質的統治權。 他推展煉獄(即人死後靈魂須在此處煉淨,才能進天堂)、變質說和聖徒崇拜的概念; 聲明教會傳統與聖經的權柄有同等的地位; 並且極力推行修道院制度。

於西元800年,羅馬拉丁語系教會日漸取得統治的地位與「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拼合,當時查理曼大帝被加冕,因而成為歐洲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和建築師,聯結歐洲大部分的國家,查理曼大帝嘗試建立一個以羅馬教皇統轄之下及在奧古斯丁的無仟禧年神學(amillenial theology)的影響之下的基督教信仰的歐洲文化。 查理曼的王朝在中世紀初的文化發展達到頂峰。 他指示教士確認他們的信徒對下列幾點的認知:
*查理曼大帝要基督徒知道十誡,以做為基督徒生活的準則,幫助基督徒知道什麼是對的及什麼是錯的。

*查理曼大帝認為,主禱文可以帶領人們更加親近上帝,就算是頭腦簡單的人也很容易學會。
查理曼大帝想使他的人民成為基督徒。 他尋求建立一個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並且他要每一位基督徒遵循某些重要的真理教導。


1.3從歐洲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教會到歐洲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

1.3.1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 在西元500年,法蘭克王國奠基人及國王克洛維一世征服了今日的法國和比利時大部份的領土,他將他的領土內國民的信仰轉換為羅馬普世基督教。克洛維建立墨洛溫王朝,他死後他的王朝傳承給他兒子們,他們開始為另外的疆土互相爭奪。


1.3.2 教宗額我略派遣羅馬傳教士到南英格蘭傳教,盎格鲁-撒克遜(Anglo-Saxon)轉換他們的信仰成為羅馬宗派基督教。 賽爾特基督徒強烈反羅馬宗派的闖入,因此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在664 A.D.召開一次會議以決定哪個基督教宗派被允許在英格蘭。他選擇羅馬,因為他們聲稱到天堂的鑰匙。 其他區域轉換成羅馬天主教:西元 589 年西班牙的西哥特人(或譯西哥德人Visigoths)加入、西元675年前有比利時和荷蘭、南義大利的倫巴底人和西元718年有許多的德國人加入。 德國法蘭克州勢力上升一個新的帝國成形,法蘭克的君主制和羅馬拉丁語係教會之間的聯盟為基礎,為歐洲人西方文化的統一整合了的形像。 雖然它沒有持續很久,但是它仍然轉移了傳教士生活和宣教的中心從賽爾特海島和它的修道院的到德國內陸。

1.3.3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 在西元768年丕平的兒子,查理曼(拉丁文: Carolus Magnus) 繼任他的父親的王朝,即我們所知的卡洛林王朝,包括中歐、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和法蘭克人已經征服的領土。 在這復興之前,實際上由於羅馬帝國的沒落,整個領土(除英格蘭本篤之外)是文盲。當時文藝復興的主導者是盎格魯撒克遜本篤阿爾昆(Alcuin),從比得(Bede)的學生學習。阿爾昆(Alcuin)建立了學校,複製古典拉丁文本並且發展新的手寫體。 當在西元800年在聖誕節,查理曼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做裡拜時,被羅馬教皇冠冕為皇帝,這表明自治西方文化以西方基督教和拉丁文語文學為基礎。查理曼在所有主教管區和修道院辦立學校,在他的控制之以拉丁語教學。 因而在那些以前係以拉丁語為主主的地區,法蘭克日耳曼文和普遍的拉丁文輕易地混合成一種副產品,有一些新的語言誕生,像法語、加泰羅尼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列托-羅曼斯語 (瑞士),羅馬尼亞語、佛蘭芒語(比利時)。

1.3.4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 約在八世紀中有一份偽造官方文件(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出現在西歐。 它聲稱在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康斯坦丁)皇帝頒布給所有歐洲的羅馬大主教。 在羅馬命令全體基督教士及教會服從羅馬主教,宣稱了羅馬主教的統轄主權,賜予羅馬主教宮殿加上皇帝的衣物和徽章,並且於330年遷都君士坦丁堡,不干涉羅馬主教在歐洲的主權。 羅馬教會因著此文件而獲取極大的權力,直到十五世紀被揭發。
1.3.5政教合一。 在八世紀末葉法蘭克王查理曼在西歐不斷地擴展個人統治的疆土,因著羅馬帝國西半部的沒落。當在西元800年在聖誕節,查理曼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做裡拜時,被羅馬教皇冠冕為皇帝; 這次行動復興西方的帝國主義,因此政治統治者必須由教皇冠冕的想法誕生,當教皇有麻煩時,政治統治者有義務幫助教皇,此外也鼓動以下新的哲學在歐洲產生: 神的國度有兩個武器;屬靈上以教皇掌管人的靈魂,在政治上以皇帝掌管人的肉体生命。 因而教皇和皇帝相互支持。 這樣的哲學在中世紀後為教皇和皇帝之間的衝突建立了舞台。


1.4 歐洲宣教士(傳教士) (西元503-800)

1.4.1聖哥倫伯(又譯聖·科倫巴,521/12/7- 597/6/9)。 哥倫伯在蓋爾傳教修士之中為最著名的愛爾蘭聖徒之一。 中世紀初期間他將基督教介紹給皮特人(Picts)。 他成為修士和被按首為教士。 在西元563年哥倫伯與十一位同伴到蘇格蘭旅行,根據傳說他首先在蘇格蘭附近的津泰爾(Kintyre)半島南端登陸。 然而,因他對家鄉情感促使他前往北蘇格蘭的西海岸。 在西元563年他在艾歐納(又譯愛俄那Iona)島被授予了一塊土地,艾歐納是蘇格蘭西海岸的一個小島,成為他對皮特人傳福音中心。 以後他將不列顛基督教化。


歐納(圖片: 河岸旁的艾歐納修道院)和阿瑪(Armagh)在愛爾蘭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修道院。 在第6個世紀聖福爾西 (St Fursa or St. Fursey)在前往高盧(法國)之前,他在東英吉利(英國東部)講道及建立教會。 隨後他在國家的政治活動扮演一個主要的角色。 他總是活力充沛地在他的的福音事工上,在海布里地 (Hebrides) 他就建立了幾個教會。 他是一位有名的學者,創作數首讚美詩也抄寫了300本書。離開蘇格蘭,當他回到了愛爾蘭建立達羅(或譯杜若Durrow)的修道院,他的生命已到盡頭。 他死於艾歐納(Iona),被埋在他所創建的修道院裡(參見圖片)。
哥倫伯被視為修道禁欲主義復興的領導先驅,他的成就顯出賽爾特教會的重要性,在羅馬帝國沒落後 ,帶來西歐基督教復興」。 哥倫伯在歷史上被譽為聖戰士,經常向他祈求勝利。
他的事工除在這個區域領導唯一的識字中心外,他被尊稱為聖人,也因此他成為在部落中的外交官的角色。他向皮克人傳福音轉換他們的信仰成為基督教,在這段期間也有許多神蹟發生。
他拜訪了異教的Bridei Fortriu王,在因弗內斯 (Inverness) 他贏得國王的尊敬。

在傳教的過程中,蘇格蘭南方的英國人及北恩布瑞安的教會扮演了一部份的角色,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凱爾特教會的聖哥倫巴及他的繼承者,在皮克塔維亞與愛奧那島的教會之間建立一道很強的連結。


1.4.2聖哥倫巴努斯(Columbanus, 543-615)是愛爾蘭修士,出生於倫斯特省(Leinster),在北愛爾蘭班格爾(Bangor)修道院育接受教育。在他到當今德國、瑞士和意大利之前,於西元591年到高盧(Gaul)並於 Luxeuil和Fontaine (法國高盧)建立了2所修道院。 他過逝後被埋在意大利倫巴第(Lombardy)北部Bobbio他所建立一個修道院。 他保存博義三世及五世(Boniface III和IV)與教皇額我略(Gregor)之間往來的拉丁文書信和他們的講道。 在第8個世紀以前,愛爾蘭學者仿傚傳教士設法取得在列王的法院重要的學術角色,例如法蘭克王查理曼。 愛爾蘭的根基可以在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士、奧地利及意大利被發現,並且他們的影響也遠至維也納、羅馬和東德。

1.4.3 聖加倫 (Gallus,西元 550年生於愛爾蘭 ; †死於西元 640年10月16日)。 他的名字即”賽爾特人”的意思。 跟據一些著作,他是跟隨聖哥倫巴努斯宣教十二個教友中的一位,他們從蘇格蘭班格爾(Bangor)的修道院經過高盧的 Luxeuil 及蘇黎世和 Tuggen 到康斯坦茨湖(英語:Lake of Constance;波登湖,德語:Bodensee)。

Map: 阿拉曼人定居地,以及 Roman - Alemannic 之戰,第3至6世紀

在 Brigantium (布雷根茨,德语:Bregenz,為今日奥地利西部的一座城市)他認識了一個基督教教會,靈命已遠離神落入原本異教舊習性。 在Abor Felix (今日Arbon/瑞士)他也發現一個基督徒社區。 明顯地,聖哥倫巴努斯與聖加倫(Gallus)有一些爭執後,獨自去意大利。 因著聖加倫的禱告阿拉曼 王 (King of the Aleman) 的女兒 Gunnar 被醫治。 因此國王邀請神職人員參加宗教會議並想要指派聖加倫為康斯坦茨的主教。 由於他不能講阿拉曼人的德語,因此他拒絕這個邀請。聖加倫死於Arbon。 特別是在他主要的宣教區瑞士的阿爾薩斯(Alsace)及東北部,在這些區域的信徒,訂這一天來特別記念他。 在西元719年阿拉曼人的教士和傳教士Othmar以他名字為此修道院命名「聖加倫」“Sanct Gallus”, (聖加倫 St. Gallen為這美麗的城市名字的由來)。


1.4.4 來至愛爾蘭的 Fridolinus 修士(482 - 538)。 St. Fridolin 是愛爾蘭本篤的修士,以在法國和德國重建修道院最為人知。 他被稱為萊茵河上游的使徒(傳教士)。 他在德國修建了其中一個最古老的修道院及巴登符騰堡(Baden-Württemberg)南部的塞京根修(Säckingen)城裡的一所學校。 (Fridolin 的歐洲旅程,請看地圖)。Fridolin 來自愛爾蘭到處流浪的傳教。之後他大部分的時間在康斯坦茨湖渡過,在康斯坦茨湖附近於瑞士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和格拉魯斯州 (Glarus) 哪他也有事工。 在新的改變信仰者之中有兩位貴族來至格拉魯斯州(Glarus)城鎮,這兩位兄弟的名字分別為Ursus 和 Landolph。Ursus之後過著敬虔的生活並並且將他所有的遺產贈予給Fridolinus所建立的塞京根修修道院(Seckingen Abbey)。 但在他死後,貪婪的Landolph將其遺產拿走。 修士向Rankweil皇家法院申訴。 但法官被Landolph收買,要求無可辯駁的證明。 因此Fridolinus到格拉魯斯州(Glarus),將已過逝了二年的Ursus從墳墓召喚出來,並一直帶領他到Rankweil (距離大約75公里!)。 在那裡Ursus屍體開始講話並且斥責他兄弟的惡行。因此 Landolph驚訝主的大能,他不僅將遺產繳出,也捐出他自己的財富給修道院。 Fridolinus之後帶領Ursus回到他在格拉魯斯州 (Glarus) 的墳墓。 根據修道院的壁畫這個奇蹟發生於西元498年,1500年前。

1.4.5 圣奥古斯丁 (Augustinus, 死於西元613年)和他40名修士。教皇額我略(Gregor)派遣他與40名修士到英國。 他們到達肯特市。 西元597年Ethelbert王和大多數的人想要受洗。 在一年之內圣奥古斯丁(Augustinus) 報告超過10,000位受洗。 西元601年他成為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第一位大主教。

1.4.6 Willibrord (657-738),是一位受良好教育的英國傳教士,教會對他有很深遠的影響,他成為在現今荷蘭弗里西人(Frisians)著名的使徒。 他的事工從西元690年與12位同工開始。 丕平派遣他到羅馬,他被任命為烏得勒支(Utrecht)的主教。 11月7日他死了於盧森堡厄特那城(Echternach)。

1.4.7 Bonifacius或Winfried (680-754)。 帶領德國部落轉換信仰成為基督教是一件不容易的任務。 Bonifacius (盎格魯撒克遜本篤修士Winfried,之後改名為Bonifacius,係由教皇額我略二世命名),被稱為德國人的傳教士(約680-754),他在東法蘭克圖林根州 (Thuringia)、黑森州(Hesse)和弗里斯蘭省(Friesland)傳講基督的福音。 大主教從722年,從732年主教沒有一個固定的主教,在矮子丕平的治理下,Bonifacius 在羅馬教皇的嚴密的司法來引導所有新設立的主教和修道院。
742年在 Concilium Germanicum宣布教皇被公認為教會的頭。 在748年 Bonifacius成為美因茲(Mainz)第一位大主教。 在20年之內他為100,000個人施洗。在異教徒受洗禮之前,他們必須回答以下問題:

• 您是否拒絕惡魔和他邪惡的工具像多納爾(Donar)、佛旦(Wotan)、Saxnot等等?
• 您是否相信全能的上帝?
• 您是否相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他?
• 您是否相信聖靈?

Bonifacius 的門徒 Sturm 建立了富爾達(Fulda)修道院, Bonifacius 每年都到此訪問。 撒克遜人 (Saxons) 恨他並且多次設法毀壞修道院。 在754年他回到弗裡西人,於此地他被在Dokkum弗裡西異教徒迫害殉道而死。弗里斯蘭省(Friesland)位於荷蘭須德海 (Zuidersee)海岸。 當更深入地研究宣教歷史上這些「為人所知的宣教士」,發現背後有數百名不為人所知的男男女女,當修道院日漸增多時他們於這些地方受訓練及裝備,跟流浪的宣教士一樣在整個西歐傳福音。 在婦女之中,有一位非常傑出的傳教士她名叫 Lioba, 是 Bonifacius 的同工。

1.4.8 Lioba, Bonifacius 的女性同工。 (700年 – 782年9月28日)。Lioba 是 Bonifacius朋友的親戚女兒。Lioba 出生於 Wessex,由多塞特郡(Dorsetshire)的Wimborne修道院裡的女修士St. Tetta訓練,並居住在肯特 (Kent) 和 Wessex 修道院,這兩個修道院支持Bonifacius對德國法蘭克人的宣教事工。 她非常了解Bonifacius的事工並且與他有書信往來。 在735年Bonifacius 邀請她加入他的事工,因為他相信她在盎格魯撒克遜所受的高等教育將對修女建立道院有幫助。

750年他召她到富爾達(Fulda)以領導當地的修道院。 Lioba 在 Tauberbischofsheim創辦了一些修道院和一所學校。Lioba 與二十九位同工被差派到德國美因茲 (Mainz) 的 Bischofheim 修道院成立女修道院,她建立其他修道院也於此地服事了將近二十八年。 因著查理曼的妻子她影響他, St. Hildegard,生命的結尾。 她在看這些所學校的時候死了。

1.4.9其他重要傳教士:
Severinus (西元500年) :為一位牧師,在維也納一帶講道
Goar (西元550年) :為一位牧師,在萊茵河到處旅行傳教
Amandus (西元650年) : 為一位傳道者,比利時人,非常嚴謹。弗里西人(Frisians)不喜愛他。 他到巴斯克人(Basques,是一个居住于西班牙中北部以及法国西南部的民族)及多瑙河流域斯洛沃尼亞(Slavonian,位於克羅地亞東部,其北部是德拉瓦河,南部是薩瓦河,東部是多瑙河。)當中傳教。 在647年成為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的大主教。
Eligius (西元660年) : 為一位牧師也是教堂建造者,在荷蘭講道。

當他們對法蘭克人傳教期間,傳教士通常會使用他們的國王的正式文件,也因此經常阻害傳福音的事工,然而那時在德國宣教必須與絞架、以人為祭品、酒精中毒,以血復仇,賭博, 買賣聖職等等來作戰, 也因此使用講道和教育為手段來改變他們的文化。

在Bonifacius來了到圖林根 (Thuringia) 一百年之前,賽爾特傳教士已經在此傳福音。 他們拒絕修道院生活的想法,與當地人結婚並且以當地的語言對人民講道,然而卻過著嚴謹聖經生活方式。 他們吃蜂蜜及喝牛奶,但沒有吃麵包。 Bonifacius稱他們「反基督的先祖和惡魔的工具」。


1.5 歐洲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宣教教會的秘密:愛基督多於愛你的國家

1.5.1 拉丁賽爾特及拉丁羅馬教會的合併
前基督教期的尾聲將近,羅馬帝國和它在英國的殖民地的勢力減弱,愛爾蘭人利用這個好機會開始襲擊英國西部。慢慢地,愛爾蘭教會結構及儀式也已成熟,在第六世紀前建立一些修道院。最初意欲要在世界設立修養中心,以吸引皇家和富有人士的光顧,進而成為具影響力的機構。因著阿瑪(Armagh) 極力要求對所有愛爾蘭教會管轄權,也因此延伸對其他修道院的控制。建築物網絡的形成係因修道院社區成長-雇用的工人、工藝師和工匠-實際上,是形成愛爾蘭的第一個『城鎮』。賽爾特修道院與中世紀出現的教會和修道院生活形態不同。 相反地,通常包含圍牆環繞一個小型石頭建造的教會,及一些給修士居住的單人小室。 旁邊地圖顯示在650年左右愛爾蘭主要修道院:爾蘭教會結構相當簡單,因此歐洲教會複雜的等級結構被發現不適用於愛爾蘭小王國網狀結構。 然而,羅馬傳教士到達了英國南部時,賽爾特教會儀式和羅馬教會儀式之間已存有分歧。於664年這個問題於惠特比(Whitby)宗教會議穫得解決,決定英國教會將遵守羅馬教會的儀式,確立羅馬教會的領導權。 然而,愛爾蘭人民抵抗這個改變,也因此天主教沒有影響愛爾蘭。

1.5.2賽爾特在美國東維吉尼亞州的宣教事工
愛爾蘭修士聖布倫頓(Brendan)搭上一艄輕舟航行到美國。 在1976年提姆‧謝韋侖(Timothy Severin)為追尋聖布倫頓的足跡,開始了一次航行以證明第6個世紀科技和航海技術,的確有能力橫越大西洋。 他以第6個世紀技術來複製聖布倫頓(St. Brendan)遠航的皮革輕舟,出航橫越大西洋。他成功地證明對聖布倫頓(Brendan)的航行的疑問,的確是可能橫越太平洋。

自從在1964年發現洞穴岩石畫,已對在岩石上的字感到困惑及好奇許久,然而在1982年一些考古學家和古老語言專家解開這個謎。 所謂岩石畫也就是將字刻在岩石上。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懷俄明郡在一個岩石凹進處有一岩石畫,語言專家Barry Fell鑑定它是古愛爾蘭賽爾特語的歐甘字母(Ogam,西元四世紀至七世紀時,愛爾蘭和不列顛塞爾特一些地區所使用的字母)。


圖: 西元700年左右愛爾蘭修士將基督教的訊息以古老的歐甘字母 (Ogham) 刻在石壁上。
這是第6個世紀被刻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岩壁上的賽爾特文的基督教訊息,它的翻譯如下:
在聖誕佳節,日出之時,一道曙光照射在山谷的左邊。是眾教會歡慶的日子, (基督徒)這一年的第一個節慶。 是救主,主基督 (Salvadoris Domini Christi),降臨祝福的的季節。 看哪!他是馬利亞所生。
在另一個岩壁上所刻的訊息,雖然短但卻非常重要,其係以阿爾岡昆語(Algonquianlan language)題字,敘述 「令人歡欣的消息」(“Glad Tidings.”)。由此,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早在第6個世紀,基督教福音已傳到阿爾岡昆印地安人(Alonquian Indians) 這裡! 此外,將福音傳給他們的人是來自於愛爾蘭! 千年之後,英國傳教士約翰・艾略特(John Elliot),由英國化學家先生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的支持資助下,再次將福音傳給阿爾岡昆印地安人。

當然,在這一千年當中,賽爾特基督徒的信仰早已從美國整個地方消失,我們無法肯定是何時,或者其消失的原因為何。 但從這些美國原住民,我們可以確定,早在第6個世紀福音被傳到這裡了!

同一個時期,有另一個賽爾特語的歐甘字母的岩石畫,被發現於西維吉尼亞州的Boone郡的Horse Creek地區附近。 Horse Creek在岩石上的文字為:

聖誕節是一個歡樂的季節、普天同慶喜悅的時刻。童女懷孕生子; 上帝賜福,聖靈降臨到她身上懷孕,她是信實的,尊主為大。 啊,看哪,這個奇蹟! 她在洞穴裡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個洞穴的名字是伯利恆(Bethlehem) 洞穴。 養育祂的父親給祂取名為耶穌--基督、阿拉法 及 俄梅戛。 這是一個歡欣快樂季節的禱告。
根據修道院紀錄,聖布倫頓(St. Brendan)成功的遠航橫跨大西洋二次,並且在561年回到了愛爾蘭在高維郡(County Galway)建立Clonfert修道院。 我們知道他的遠航是在他建立修道院之前,那麼非常有可能,基督徒在美國出現的時間應在561年之前。 因此,在宗教改革千年之前,因著賽爾特語教會,有一個完全獨立於天主教的教會出現在美國。

1.6古德國人及斯拉夫人對宣教的看法(西元400年-西元800年)
1.6.1 標的文化
在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一開頭,他提到這些屬於希羅文化領域的人在屬靈上的需要。(Graeco-Roman Culture:所謂的希羅文化就是希臘與羅馬的混合文化。由于希臘帝國的影響,在當時所謂的文明地區,通常都接受希臘的文明。可當時羅馬建立羅馬帝國后,這些希臘文化又經歷了一些羅馬文化的熏陶,結果就產生了所謂的希羅文化。) 「蠻子」是英王欽訂本 (King James Version) 從希臘文翻譯居住羅馬帝國北邊的疆界的民族。那些來自北邊疆界的戰士終於開始侵略正在瓦解的羅馬帝國並且毀滅她。 引人入勝的是去瞭解,中歐和北歐人對於他們所征服的南方人的宗教成為 -- 在相對地短的時期--征服者它他們自己的宗教。 有些關鍵需要去瞭解的是德國和斯拉夫人(蠻子或「有鬍子的人」)的福音,可以從他們的文化中發現。 至少有二個文化因素,促進居住在西希羅文化範圍的北邊疆界民族對基督教的接納:
第一: 部落的構成是由一些蠻子團體組成的。
第二: 文化的瓦解,發生在希羅文明對他們的衝擊。
有人可能認為相對抗的情形將會發生,即羅馬帝國的基督教信仰將對征服者德國和斯拉夫部落所信的神讓步。來得里(Latourette)認為,蠻子軍事上橫行大部分的羅馬帝國,蠻子的生活方式或文化,包括他們的宗教,開始瓦解希羅文明過去對他們的衝擊。
因此,基督教並沒有發現自己與已穩健地存在文化中的入侵宗教信仰之間進入了肉搏戰。 相反地,基督教反而發現自己進入真空的狀態。 在400 年到800 年,北方戰勝者從很長時間治理南方的敵人中學習其文化,也因此預備他們對宗教概念的採納。
1.6.2德意志文化的部落特性
中歐和北歐的文化本質上是部落文化部(落文化是該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傳統行爲的總和)。。 當一個部落的首領或主要的長老接受了基督教,部落中會有許多人跟隨轉換他們的信仰。來得里(Latourette)記載,傳統上,宗教在蠻子之中已經成為「社區社交活動」。
當一個德國部落成為基督徒,經常是集體行動。然而,從西方文化的觀點看,這樣的行動可能是一種膚淺的信仰轉換,從此也幫助我們瞭解在五、六、七和第八個世紀「非希臘講道者」轉變信仰的的動力。

1.6.3.文化的瓦解
文化瓦解出現,有些人類學家將說是由於「較高的」文化對「較低的」文化的衝擊。 這不是輕蔑的評斷。 認定蠻子並未建造城市。 他們沒有這類的藝術 -- 繪畫和雕塑和陶瓷藝術 –這些是希羅文化世界的特質。 蠻子幾乎不知什麼是讀書和寫作。 因此當希羅世界如此文化與有所的事物相遇擦碰出火花,文化將傾向於瓦解。
在這此情況,基督教也許有了迅速推進,因為在激勵文化推進當中,它能成為一種正面的力量。來得里(Latourette)說, 「當基督教贏得來自北方野蠻侵略者,它成為了主要的刺激媒介攪動他們心,以導致文明的推進」。 由於基督教在文化重建上成為一種催化劑,如此,它可以贏得相當快速的接納度。
基督教並不是一個破壞性的威脅,它反而成為蠻子文化的朋友。應要擁抱它而不是攻擊它。



1.7 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所面臨伊斯蘭教的興起的挑戰

在第8個世紀末拉丁語系賽爾特的宣教不僅與拉丁語系羅馬教會合併,也成為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明顯地,愛爾蘭修士的持守節自的生活,已在拉丁德語系基督教留下深刻印象,並且激勵他們過著有上帝同在的生活。巴勒斯坦、小亞細亞裔、埃及和北非都曾存在過無數興旺的教會,是初期教會最為活躍的地區,在660-800 年之間成為強烈回教化的地區。
穆斯林將所有的圖像及圖片作為偶像來崇拜,一部分的東方教會改變了崇拜的方式以便能接觸到回教徒。在可相當大的爭論後,於787年東方教會做了如下的決定: 圖片被允許在崇拜中; 多數圖像被廢除; 只一些代表性的圖片和圖像被崇拜。
教會又遭到極大的災禍,這些災禍無形中再度加增羅馬教會首腦人物的權勢。在人心有一個趨勢,就是把羅馬主教提升到全教會首要的地位。因此羅馬主教在東方一些對手受到回教所控制或喪失他們的領土,也讓他變得更加有權力,。


1.8 拉丁語系-塞爾特語系/拉丁語系-德語系教會宣教事工的成果
宣教事工的成果在這個時期並不是如此地被重視。 教會在如今的英國、荷蘭、瑞士(Aleman和Seuves),北部意大利(德國倫巴底人居住於此)和德國(普魯士除外) 都在這個時期被建立。 很多新的部落也移居到歐洲。回教侵略西歐伊比利亞半島和高盧,但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l)在圖爾戰役 (the Battle of Tours) 中戰勝伊斯蘭教。 在540年到 720年之間數個瘟疫暴發,(Bubonic Plaque) 阻礙宣教事工但保衛基督徒堡壘阻止穆斯林軍隊的侵略。
2. 東方教會及伊斯蘭教的興起 (西元503-800年)

2.1 東方教會的簡介及年表(西元503-800)

2.1.1「東方教會」有不同的名稱例如: 「聶斯脫里派教會」、 「波斯教會」、 「東方敘利亞教會」、僅有在印度的「敘利亞加色丁教會」、「東方聖潔使徒普世亞述教會」、 「東方亞述教會」。 以上列出東方教會有各種不同的名字。 -瑪.大巴拜(Mar Babai the Great)為教會著名的神學家,他於第六世紀撰寫教會神學論記如下:
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萬物都敬拜祂,祂具有兩個本質;
他的神性來自於祂的父親,
祂沒有起初,在所有時刻之前就已存在;
馬利亞是他在人世間的母親,
當時候到時,身體的連結;
他的神性不再與祂母親人性的本質一樣,
也不再和他的父親的人類的本質一樣;
這些本性被保存其原有的性質,
具有兒子的名份。
並且,因為神性是三種本質集為一體(三位一體),
同樣兒子的名份一體有兩個本質。
如此神聖(聖潔)的教會被如此教導。

另外,東方教會也受政治發展的結果,造成基督教世界分裂。 這分裂的根源,廣泛而言,從戴克里先(Diocletian;284-305)第一位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及在最後一名羅馬帝國統一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 的遺言,把帝國照戴克里先的分法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東部分給長子阿卡狄奧斯(Arcadius; 395-408); 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Honorius ;395-423)。 東方教會於第一個德意志帝國在西部創立 (查理曼Charlemagne, 800年)。 換言之,東方和西方教會的分裂,然後,在它的起源也對應於在東部和西部政治上的變化,期間超過750年宣教歷史直到查理曼(Charlemagne)。


2.1.2 宣教士在東方的宣教成果年表

500 - 奈季蘭 (Najran,南阿拉伯半島) 的阿拉伯人成為基督徒。
508 - 瑪卜的腓羅西諾(Mabug Philoxenus)開始將整本聖經翻譯成敘利亞文。
519 - 君士坦丁堡否定《合一通諭》(Henoticon),結束它的與羅馬的分裂。
522 - 也門的猶太喜姆雅里族(Himyarite)的列王開始逼迫基督徒。
523 - 埃塞俄比亞人(Ethiopians)侵略阿拉伯半島東奈季蘭(Najran)基督徒請求幫助。 喜姆雅里族(Himyarites)打敗埃塞俄比亞人(Ethiopians)並屠殺奈季蘭(Najran)的基督徒。
527 - 雅各·巴拉丟(Jacob Bardaeus)抵達君士坦丁堡。
535 - 由於聶斯脫里派(景教)傳教士的教導嚈噠人(生活在中國北部、中亞和印度北部的游牧民,又名白匈奴)學會書寫。
540 - 波斯在庫思老一世(不朽的靈魂, 伊朗薩珊王朝的國王 (Shah Khosro I)的領導之下庫思老一世迅速侵入敘利亞,並把古城安提阿(Antioch)的居民強制遷徙。
540-552 - 牧首,為薩珊王朝最了不起的聶斯脫里派(景教)的主教。
542-578 - 雅各·巴拉丟(Jacob Bardaeus)行走至敘利亞,任命一神論(Monophysite)教士和主教。
544 - 波斯教會的第六次宗教會議 (Mar Aba I 宗教會議)採取迦克墩公會議的信經和規條。某些波斯基督徒受迫害。
549 - 主教至嚈噠人(Hephthalite)傳教服事。
550 - 埃得薩編年史編撰完成。
552 - 突厥擊敗柔然帝國(Juan-juan Empire),建立突厥汗國(Turkic Khaganate),分裂成西部和東部汗國 (Western and Eastern Khanates )。
553 - 君士坦丁堡基督教大公會議譴責摩普綏的狄奧多(Theodore of Mopsuestia)。
553-68 - 突厥和波斯聯盟擊敗嚈噠人的帝國。
554 - 波斯教會第七次宗教會議(Yusuf宗教會議)任命梅爾夫(Merv)和Rewardashir的大主教(metropolitans)。
566/7 - 波斯教會的第八次宗教會議。
570 - 大象之役中 Meccans擊退埃塞俄比亞的基督徒侵略的軍隊。
571 - Henana成為尼西比斯(Nisibis)學院的主任及著手進行脫離聶斯托留派(Nestorian) 正教。
572-91 - 突厥和拜佔庭人結盟反對波斯。
575 - 也門成為波斯的一省,與一些基督徒轉信聶斯脫里 (Nestorianism)。
578 - 努曼三世(An-numan III)轉變信仰成為基督徒,拉赫姆王國 (Lachemids) 最後一位王位繼承人(阿拉伯王子)。
579 - 有關聶斯脫里派(Nestorian) 瑪.士求(Mar Sergius)定居在中國。
581 - 被波斯人俘虜的突厥 (土耳其) 囚犯發現在他們的前額有十字架的刺青。
582 - 突厥汗國 (Turkic Khaganate) 正式地分裂為西東二汗國。
585 - 波斯教會的第九次宗教會議 (Yeshuyab I)否認Henana的教導。
586 - 卡斯卡爾的亞伯拉罕 (Abraham of Kaskar) 死亡。
591-602 - 君士坦丁堡和波斯之間緊張的關係緩和。
596 - 波斯教會第十次宗教會議 (Synod of Sabaryeshu) 譴責Henana的教導,造成尼西比斯 (Nisibis)學院的分裂。
602 - 努曼(Al-Numan),拉赫姆王國 (Lakhmid ) 最後一位阿拉伯基督徒國王去世。
607 - 波斯人奪取埃得薩(Edessa)。
610 - 當波斯帝國試圖接管拜佔庭,希拉克略(Heraclius)成為君士坦丁堡皇帝。 希拉克略(Heraclius)統治即為拜佔庭歷史的起點。
611 - 波斯人再度侵襲安提阿。
615 - 波斯人奪取耶路撒冷,屠殺數以萬計的人,燒毀教會和帶走" 聖十字架"(The true cross)。
618 - 中國唐朝的開始。
622 - 穆罕默德從麥加航行到麥地那,建立伊斯蘭教。
622 - 君士坦丁堡將波斯人從地中海逼回去。
627 - 羅馬軍隊到達Dastegherd,造成波斯皇帝庫思老一世逃亡。
628/9 - 被命名為波斯帝國雅各黨(Jacobite)教會第一位maphrian (大主教)。
628-643 - Yeshuyab II 牧首被指派為赫拉特(Heart)、撒馬爾罕(Samarkand)及可能也包含印度。
632 - 穆罕默德死亡。阿拉伯佔領美索不達米亞。
635 - 第一位基督徒傳教士(「聶斯脫里派(景教)Nestorian」修士,包括阿羅本(Alopen),來自於小亞細亞和波斯) 到達北京。聶斯脫里派(景教)基督教信仰已傳入中國的首都(最重要的地方)。
636 - 阿拉伯人擊敗波斯人和拜佔庭人。
637 - 塞琉西亞-泰西封(Seleucia-Ctesiphon)被阿拉伯軍隊擊潰失陷。
638 - 唐太宗在中國頒布對基督徒的寬容敕令,第一個中國教會建造在長安 -阿拉伯人佔領耶路撒冷及征服敘利亞。
642 - 阿拉伯佔領埃及和在納哈萬德戰役(Battle of Nahavand )擊潰波斯嗣俟三世( Yazdegird III)。波斯教會的宗教會議(Yeshuyab II宗教會議)設立Halwan為主教。
644 - 梅爾夫(Merv)大主教的艾爾黎亞(Eliyah)改變突厥國王和他的軍隊信仰。
649 - 阿拉伯佔領波斯帝國。
650-660 - Yeshuyab III為牧首,那時有二位大主教和20位主教,其轄區超过烏滸河(或奧克蘇斯河OxusRiver)和一個大教區有可能為建立在印度。
651 - The Death of Yazdegird III, last Sassanid shah. 伊嗣俟三世(Yazdegird III)去世,薩珊王朝(Sassanid)最後一位國王。
652 - 阿拉伯首先佔領呼羅珊(Khurasan)。
661 - 'Ali在伊拉克的卡爾巴拉(Kerbala) 被刺殺以及回教遜尼-什葉 (Sunni-Shi'ite)開始分為兩派。倭馬亞王朝(或譯為伍麥葉王朝、奧美亞王朝 Umayyad Caliphate )為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以大馬士革為首都。
667 - 阿拉伯人第一次穿過烏滸河。
670 - Rewardashir大主教在巴列維完成Shimun (Simon)教規,之後被翻譯成敘利亞文。
673/74-704 - 阿拉伯橫跨烏滸河襲擊奪取布哈拉(Bukhara)和粟特(Soghdiana)。
680 - 基督教聖經第一個阿拉伯文的譯本。
691 - 東突厥汗國在塔里木盆地重建。
698-705 - 中國基督徒受武后的迫害。。(武后信奉僧尼,景教受佛僧道士攻擊,幸景教教士集資億萬於洛陽建「大周頌德天樞」,並得景僧阿羅撼將景教教義佛化,使武后大悅,得以繼續發展。)
705 - 阿拉伯人在穆斯林Qutayba ibn領導下,展開聖戰反對從梅爾夫Merv)到中亞河中地區 (Transoxiana)。
709 - 阿拉伯人奪取布哈拉 (Bukhara)和撒馬爾罕 (Samarkand)。
711 - 回教從印度傳到北非。 所有北非在伊斯蘭教的控制之下。
711 - 阿拉伯人奪取希瓦(Khiva)。
712 - 第一個清真寺在布哈拉建造,之後回教的第二個聖城麥加-阿拉伯人制服花剌子模 (Khwarezm)並奪回撒馬爾罕。
712-728 - Saliba-Zalkha主教管轄在中國主教轄區期間可能創造。
713 - 阿拉伯人擊潰喀什(全稱:喀什噶爾Kashgar)。
714 - 中國皇帝唐玄宗於伊塞克湖(Lake Issiq-kul;Issyk-kul)擊敗突厥。.
715 - 阿拉伯征服中亞河中地區(Transoxiana),最後屈底波·伊本·穆斯林(Qutaibah ibn Muslim,-715年,《冊府元龜》稱「屈底波」,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著名軍事將領)逝世。
724-748? - 基督徒醫師到日本拜訪和傳出女皇轉變信基督教(根據傳說)。
726-787 - 聖像破壞者的爭論。 皇帝利奧三世推動破壞聖像運動。 大馬士革的約翰通藉由尊敬和崇拜之間的區別,保衛聖像崇拜。 他也争辯,使用聖像是對基督也具人性的肯定,因為一個真實的人是可以被描述。 反對者則反辯基督的聖像是無法描述,因為他們只可以代表他具有人性,但無法代表他的神性。
728 - 阿拉伯試圖強迫中亞河中地區 (Transoxiana) 轉換信仰成回教,導致叛亂。
744 - 新的景教(Nestorian)傳教士來到中國-回紇汗國(Uighur Empire)在蒙古形成。
750 - 倭馬亞王朝 (Umayyad Caliphate)被推翻; 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是哈里發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以巴格達為首都。
749 - 大馬世革的約翰(或譯大馬色的約翰)逝世。
751 - 阿拉伯在怛羅斯(talas)戰役(又稱怛邏斯之役或但邏斯之役)戰擊敗唐玄宗並且經由被逮捕的囚犯發現製紙和絲綢的秘密。
755 - 回紇(現稱:維吾爾)的基督徒國王的兒子,葉護(Jacob)與後來的唐代宗李豫結盟,平定安祿山之亂。
756 - 突厥將軍景教徒(Nestorian Christian )伊斯(Tsz-i),協助郭子儀平反安祿山(Amroshar=An-Lu-Shan)之叛亂。
760-790 - 一信件傳說可能由Philoxenus所寫,信中提及在早期的突厥人的基督教信仰。
762 - 回鵠(回紇;維吾爾)立摩尼教 (Manichaeism)為其國教- 阿拔斯王朝將首都遷至巴格達。
775 - 牧首從塞琉西亞-泰西封(Seleucia-Ctesiphon)遷至巴格達。
779-823 - Timothy提摩太一世牧首為最了不起的聶斯脫里派(Nestorian)的宗主,在阿拉伯伊斯蘭教國王的職權之下,任職於亞美尼亞和敘利亞和突厥汗國(據說已轉變他們的信仰)。
779 or 781 -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於西安。
781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被立在西安; 「景」是指光明之意,紀念在中國傳播其信仰,因而提供督徒在中國的文字記錄。
781 - 提摩太一世辯論 跟 Caliph al-Mahdi -主教任職於突厥及西藏。
787 - 尼西大公會支持大馬士革的約翰關於聖像的決定。 這個決定不是深受西方教會的接納,因為約翰對尊敬和崇拜這兩個名詞相當難翻譯。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郝家的宣教資源與新聞

「也 要 為 我 們 禱 告 、 求 神 給 我 們 開 傳 道 的門」(歌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