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IV. 西、東、南方宣教的教會(313-503 AD)

IV. 往西、東、南方擴展的基督宣教會(313-503 A.D.)

1.拉丁語系(西方)及塞爾特語系教會(313-503 A.D.)
1.1 宣教時間表(313-503 AD)
1.2 西方拉丁語系及塞爾特語系教會成就的介紹
1.3 在歐洲宣教的傳教士(313-500)
1.4 聖經翻譯開始於拉丁語系帝國及塞爾特語系教會
1.5 拉丁語系及塞爾特語系教會的宣教成就

2. 多種語言的東方教會(313-503 A.D.)
2.1 基督教國家(313-503 A.D.)
2.2 亞述(聶斯托留派)教會宣教事工的中心
2.3 亞述教會從帝國教會的分離
2.4 在第三世紀至第四世紀阿拉伯人的福音宣教事工
2.4.1 也門與納季蘭:阿拉伯基督教中心
2.42.4.2 采法爾、亞丁、薩那和 Nairam:阿拉伯其他的基督教中心
2.5 宣教事工擴展到印度
2.6 默爾啟派教會對宣教的奉獻
2.7 東方帝國與亞述教會之間的聖經翻譯
2.8 東方教會宣教的成就

3 南方的科普特及阿比尼西亞教會 (313-500 A.D.)
3.1 從早期基督教宣教到濃厚的教會傳統
3.2 福音如何進入埃及
3.3 基督教在阿克蘇姆的宣教事工(之後被稱為埃塞俄比亞或譯埃提阿伯)
3.4 福音傳進埃塞俄比亞 (或譯埃提阿伯)
3.5 來自於東方敘利亞教會宣教支援
3.6 努比亞早期基督徒及宣教事工
3.7 非洲地方語言的聖經翻譯
3.8 非洲教會宣教的成就

4. 西元313年至 503年期間宣教事工的主要發展時間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拉丁語系(西方)及塞爾特語系教會(313-503 AD)在這個期間,拉丁語系和希臘皇家教會過去是屬同一體系的教會, 使用不同的禮儀及不同自治方式。羅馬拉丁語系的教會的禮儀不同於塞爾特語教會,但都以拉丁語做禮拜。

1.1 宣教時間表(313-503 AD)

羅馬拜占庭帝國於地中海東部附近諸島及沿岸地區之勢力分佈


• 314 -光照者貴格利 (Gregory the Illuminator)帶領亞美尼亞梯里達底 三世(Tiridates III)轉信基督教。
• 327 - 康士坦丁大帝在臨終前不久受洗。
• 328 -普魯盟提烏斯(Frumentius)將福音傳到埃提阿伯。
• 333 -埃提阿伯Ezana of Axum國王定基督教為官方宗教。
• 334 -任命第一位Transoxiana的Merv主教。
• 340 - Ulfilas開始在今羅馬尼亞的哥特人中間工作。
• 350 - 2名年輕的基督徒在紅海遭遇海難,成為埃提阿伯(又譯埃塞俄比亞)宮廷奴隸,得到自由傳講福音,他們的見證誕生了科普特教會。
• 354 - Theophilus西奧菲勒斯稱在印度訪問基督徒;Philostorgius提及在也門(現今的葉門Yemen)南面阿拉伯海的索科特拉島(Socotra islands)上的基督徒團體。
• 364 - 汪達爾人在皇帝Valens統治時期轉信基督教。
• 370 - 烏斐拉(Ulfilas)將聖經翻譯成西哥特語,這是第一次專門為傳教目的而翻譯聖經。
• 381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將基督教定為國教
• 382 - 耶柔米 (Jerome 或譯業羅尼)受委託將聖經翻譯成拉丁語。
• 386 - 奧古斯丁(出生於希波)接受基督教。
• 390 - 景教傳教士 Abdyeshu (Abdisho) 在Bahrain島建造一座修道院。
• 397 -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向蘇格蘭的南皮克特人傳福音。
• 410 -新約被翻譯成亞美尼亞語。
• 420 - 酋長 Peter-Aspebet率領一個阿拉伯貝都因部落轉信。
• 425 -任命第一位赫拉特(阿富汗)和撒馬爾罕(烏茲別克斯坦)主教。
• 432 - 聖帕特裡克(Patrick)前往愛爾蘭傳教。
• 496 - 高盧的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Clovis I)和他的3,000名戰士接受基督教。
• 500 -葉門北部出現第一位基督徒。
• 503 -主教的職位建立在撒馬爾罕(Samarkand)。
為西方拉丁語系教會在西元503年以後有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其影響整個教會和一千年的發展。


1.2 西方拉丁語系及塞爾特語系教會成就的介紹
康斯坦丁大帝在西元313年接受基督,因此一個新時代開始了。一些人持守米蘭諭旨(Edict of Milan;一個政治的裁決), 大約於西元313年基督教成為了國教。實際上,似乎從那時開始基督徒被容忍接納。

早期的基督教會擴展,教會沿著羅馬帝國所建的道路到各地去講道傳福音。當這樣擴展的細節與主要羅馬道路的地圖比較,基督教的擴展的特徵最顯明。在羅馬帝國逼迫時期之後, 於主後313 年康士坦丁大帝統御之下,基督教成為了國馬帝國最主要的宗教。 (康士坦丁並將羅馬首都東遷到一個新城-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以下的地圖顯示基督徒信仰在地中海一帶擴展的範圍。 從一些證據也發現,基督徒出現在印度(從第一世紀)、斯里蘭卡(從第一世紀) 及中國(在多馬時代和在第6 世紀)。񖶎



三個主要禮儀開始塑造基督教: 西方拉丁、拜占庭(Byzant )希臘和東方敘利亞-安提阿(Syriac-Antioch) (亞述人[ Nestorian聶斯托留派] & Jacobite詹姆斯二世黨脫離者) 禮儀。 他們發展到印度南部Malankara、 亞美尼亞人- 埃及人(科普特人) – 及埃比西尼亞(非洲Ge'ez) 教會禮儀,科普特教會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禮儀權利,也顯出與其它教會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非洲宣教事工這些年當中Salomonian王朝時期阿克蘇米特(Aksumite)王國的地方禮儀要素,在傳教士努力之下和獨特的埃提阿伯的教會的許多猶太教(judaistic) 禮儀要素,融合成為一種新信仰。同時亞述人("Nestorian") 教會開始在努白(Nuba)傳入他們的傳統禮儀。

1.3 在歐洲宣教的傳教士(313-500)

1.3.1 烏斐拉(Ulfilas c. 311-383 ):他的名字是"小狼" ,是在多瑙河西邊哥特人的傳道者。在西元341年康士坦丁堡亞流派的尼哥美地主教優西比烏(Euseb)差派他作為傳教士和當地的主教。他歷經30多年的艱困,將傳福音給他的人民。他成功地克服這些困難,他也被許多人所怨恨。他設計一套哥特字母表 (Gotic alphabeth) 。除了撒母耳記 和列王記外,他將整本聖經翻譯成哥特語。他死了於西元383年 。

Ulfila, was the apostle of Christianity to the Gothic race, and, through his translation of the Scriptures into Gothic, the father of Teutonic literature, was born among the Goths of the trans-Danubian provinces about the year 311. The Arian historian Philostorgius (Hist. eccl. ii. 5) says that his grand-parents were Christian captives from Sadagolthina in Cappadocia, who had been carried off to the lands beyond the Danube in the Gothic raid of 264, and became so naturalized that the boy received a Gothic name, Wulfila (Little Wolf). - An authoritative record of the outlines of his life was only discovered early in the 19th century in a writing of Auxentius of Milan, his pupil and companion. At an early age Ulfilas was sent, either as an envoy or as a hostage. During the preceding century Christianity had been planted sporadically among the Goths beyond the Danube, through the agency in part of Christian captives, many of whom belonged to the order of clergy, and in part of merchants and traders. Ulfilas may therefore have been a convert to Christianity when he reached Constantinople. But it was here probably that he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Arian doctrines which gave the form to his later teaching, and here that he acquired his command over Greek and Latin. For some time before 341 he worked as a lector (reader of the Scriptures), probably among his own countrymen in Constantinople, or among those attached as foederati to the Imperial armies in Asia Minor. From this work he was called to return as missionary bishop to his own country, being ordained by Eusebius of Nicomedia and "the bishops who were with him," probably at Antioch, in 341. He was now thirty years of age, and his work as "bishop among the Goths" covered the remaining forty years of his life. For seven of these years he spent among the Visigoths beyond the Danube, till the success which attended his labours drew down the persecution of the still pagan of the tribe.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emperor Constantius he led them across the Danube, " a great body of the faithful," and settled in Moesia at the foot of the range of Haemus and near the site of the modern Tirnova (349 A.D.) Here they developed into a peace-loving pastoral people. His work and influence were not confined to his own immediate flock, but radiated by means of his homilies and treatises, and through the disciples he despatched as missionaries, among all the Gothic tribes beyond the Danube. Thus the Church beyond the Danube, which had not been extinguished on Ulfilas's withdrawal, began to grow once more, and once more had to undergo the fires of persecution. If, as seems probable from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ordination, he was a semi-Arian and a follower of Eusebius in 341, at a later period of his life he departed from this position, and vigorously opposed the teaching of his former leader. The other legacy bequeathed by Ulfilas was of less questionable value. His version of the Scriptures is his greatest monument.

By it he became the first to raise a barbarian tongue to the dignity of a literary language; and the skill, knowledge and adaptive ability it displays make it the crowning testimony of his powers as well as of his devotion -to his work.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man may be inferred from his pupil's description of him as "of most upright conversation, truly a confessor of Christ, a teacher of piety, and a preacher of truth man whom I am not competent to praise according to his merit, yet altogether keep silent I dare not."

1.3.2 聖瑪爾定.都爾 (St. Martin of Tours, 316-400 A.D.)
聖瑪爾定出生於奧地利班諾尼(Pannonia) 。15 歲加入軍隊。他在高盧(Gallia)受洗。在離開軍隊後,加入Pointier 主教Hilarius。他被任命為都爾(Tours)的主教。軍人為他傳福音的主要對象。法國許多地方的崇拜的建立起來是由他興始。最後他被推選為法國最被尊崇的人和國家的保護者。

St. Martin, called "the Glory of Gaul," was born about the year 316 of pagan parents in Sabaria, Upper Pannonia, a province comprising northern Yugoslavia and western Hungary. His father was an officer in the Roman army who had risen from the ranks. While Martin was still a child, his father was transferred to a new station in Pavia, north Italy. Here the boy learned of Christianity, felt drawn to it, and became a catechumen. As the son of a veteran, at the age of fifteen he was required to begin service in the army. Though never shirking his military duty, he is said to have lived more like a monk than a soldier. Young Martin was stationed at Amiens, in Gaul, when the incident occurred which tradition and art have rendered so famous. As he rode towards the town one winter day, he noticed near the gates a poor man, thinly clad, shivering with cold, and begging alms. Martin saw that none who passed stopped to help the miserable fellow. He had nothing with him but the clothes he wore, but, drawing his sword from its scabbard, he cut his great woolen cloak in two pieces, gave one half to the beggar, and wrapped himself in the other. The following night, the story continues, Martin in his sleep saw Jesus Christ, surrounded by angels, and dressed in the half of the cloak he had given away. A voice bade him look at it well and say whether he knew it. He then heard Jesus say to the angels, "Martin, as yet only a catechumen, has covered me with his cloak." Sulpicius Severus, the saint's friend and biographer, says that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vision Martin "flew to be baptized."
When Martin was about twenty, some Teutonic tribes invaded Gaul, and with his comrades he went before the Emperor Julian[2] to receive a war-bounty. Suddenly he was moved to refuse it. "Up to now," he said to Julian, "I have served you as a soldier; allow me henceforth to serve Christ. Give the bounty to these others who are going out to battle. I am a soldier of Christ and it is not lawful for me to fight." Julian, angered, accused Martin of cowardice; the young man replied that he was ready to go into battle the next day unarmed, and advance alone against the enemy in the name of Christ. He was taken off to prison, but discharged as soon as a truce had been made. He then went down to Poitiers, where the renowned Hilary had been bishop for many years. Hilary gladly received this early "conscientious objector" and ordained him deacon. Having heard in a dream a summons to revisit his home, Martin crossed the Alps, and from Milan went over to Pannonia. There he converted his mother and some other persons; his father he could not win. While in Illyricum he took sides against the Arians with so much zeal that he was publicly scourged and forced to leave. Back in Italy once more, on his way to Gaul, he learned that the Gallic Church was also under attack by the Arians, and that his good friend Hilary had been banished. He remained at Milan, but soon the Arian bishop, Auxentius, drove him away. Martin took refuge with a priest on the island of Gallinaria, in the gulf of Genoa, and stayed there until Hilary returned to Poitiers in 360.
It had become Martin's desire to pursue his religious calling in solitude, and Hilary gave him a small piece of land in central France, now called Liguge. He was joined by other hermits and holy men, and the community grew into a monastery, the first, it is said, to be founded in Gaul. It survived until 1607; in 1852 it was rebuilt by the Benedictines of Solesmes. For ten years Martin lived there, directing the life of his disciples and preaching in outlying places. Many miracles were attributed to him. About the year 371, Lidorius, bishop of Tours, died, and the people demanded Martin in his place. Martin was so reluctant to accept the office that they resorted to stratagem and called him to the city to give his blessing to a sick person, then forcibly conveyed him to the church. When neighboring bishops were summoned to confirm this choice, they thought the monk's poor and unkempt appearance proved him unfit for the office, but they were overruled by the acclamations of the local clergy and the people. Even as a bishop, Martin lived an austere life. Martin's piety and preaching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of paganism in that part of Gaul.
He destroyed temples and felled trees which the heathen held sacred. Once when he had demolished a certain temple, he proceeded to the cutting down of a pine tree that stood near. The chief priest and other pagans there offered to cut it down themselves, on condition that he who trusted so strongly in his God would stand under it wherever they would place him. The bishop agreed and allowed himself to be tied and placed on the side towards which the tree was leaning. Just as it seemed about to fall on him, he made the sign of the cross, at which the tree fell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nother time, as he was pulling down a temple in the vicinity of Autun, a crowd of pagans fell on him in fury, one brandishing a sword. Martin stood and bared his breast, at sight of which the armed man fell backwards, and in terror begged forgiveness. These marvels are narrated by Sulpicius Severus, who also describ s various revelations and visions with which Martin was favored. Once a year the bishop visited each of his parishes, traveling on foot, or by donkey or boat. He continued to set up monastic communities, and extended the bounds of his episcopate from Touraine to such distant points as Chartres, Paris, Autun, and Vienne. At Vienne, according to his biographer, he cured Paulinus of Nola of a disease of the eyes. The churches of other parts of Gaul and in Spain were being disturbed by the Priscillianists, an ascetic sect, named for its leader, Priscillian, bishop of Avila. A synod held at Bordeaux in 384 had condemned his doctrines, but he had appealed to Emperor Maximus. Meanwhile, Ithacius, the orthodox bishop of Ossanova, had attacked him and urged the emperor to have him put to death. Neither Ambrose at Milan, however, nor Martin at Tours would hold communion with Ithacius or his supporters, because they had appealed to the emperor in a dispute over doctrine, and now were trying to punish a heretic with death. Martin wrote to reprove Ithacius severely. It was sufficient, he said, that Priscillian should be branded as a heretic and excommunicated by the bishops. Maximus, yielding to Martin's remonstrances, ordered the trial deferred and even promised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bloodshed, but afterwards he was persuaded to turn the case over to his prefect Evodius. He found Priscillian and some others guilty on several charges and had them beheaded. At this news, Martin went to Treves to intercede for the lives of all the Spanish Priscillianists who were threatened with a bloody persecution, and also for two men under suspicion as adherents of the late Emperor Gratian. As a condition before granting this request, Maximus stipulated that Martin should resume communion with the intolerant Ithacius and his party. Since they were not excommunicated, this was no violation of any canon, and he accordingly promised the emperor that he would do so, provided the emperor would pardon the two partisans of Gratian and recall the military tribunes he had sent to Spain. The next day Martin received the Sacrament with the Ithacians in order to save so many people from slaughter; yet he was afterwards troubled in conscience as to whether he had been too yielding. For their part in the affair both the emperor and Ithacius were censured by Pope Siricius. It was the first judicial death sentence for heresy, and it had the effect of spreading Priscillianism in Spain. When his final sickness came upon him, he was at Candes, in a remote part of his diocese. The monks entreated him to allow them at least to put a sheet under him and make his last hours comfortable. "It becomes not a Christian," said Martin, "to die otherwise than upon ashes. I shall have sinned if I leave you any other example." He lay with eyes and hands raised to Heaven, until the brothers begged him to turn on one side to rest his body a little. "Allow me, my brethren," he answered, "to look towards Heaven rather than to earth, that my soul may be ready to take its flight to the Lord." On November 8 he died, and three days later was buried at Tours. Two thousand monks and nuns gathered for his funeral. His successor built a chapel over his grave, which was replaced by a fine basilica. A still later church on this site was destroyed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but a modern one has since been built there.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the knightly Martin, who shared his cloak with a beggar, was the subject of innumerable anecdotes, which expressed the love and veneration of the people. His tomb became a national shrine in France, of which country he is patron saint,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ilgrimage places of Europe. St. Martin is patron of the cities of Würzburg and Buenos Aires. Many churches in France and elsewhere have been dedicated to him. His emblems are a tree, armor, a cloak, and a beggar.

1.3.3 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389-461 AD)帕特里克出生在羅馬不列顛(蘇格蘭Scottland) 。他在法國歐賽爾(Auxerre)的一個修道院裡渡過一段時間。在他約十六歲時,被愛爾蘭入侵者俘虜,成為愛爾蘭的奴隸, 他在那麼渡過六年的時光,脫逃回到他的家鄉與家人團聚。他在愛爾蘭服事30 年,他未曾離開這個海島。從西元432年他開始服事。他建立了數百個教會, 施洗了數以萬計的人和建立了幾個修道院, 成為愛爾蘭屬靈信仰中心。西元461年過逝,當時他72歲。他成中世紀早期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傳教士。

He entered the church, as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had before him, becoming a deacon and a bishop. He later returned to Ireland as a missionary, work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the island,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laces where he actually worked and no link can be made with Patrick and any church. By the eighth century he had become the patron saint of Ireland. The Irish monastery system evolved after the time of Patrick and the Irish church did not develop the diocesan model that Patrick and the other early missionaries had tried to establish. The available body of evidence does not allow the dates of Patrick's life to be fixed with certainty, but it appears that he was active as a missionary in Ireland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fth century. He built churches and baptized thousands. He also found many monasteries, which became centers of piety and education. He was the most influental missionaries of the middle age church.

1.3.4 聖彌安(St. Ninian. c. 360 – 432; 也稱為 Nynia)據稱為最早訪問蘇格蘭的主教。他出生的地點和日期不詳,甚至他早期的生活也不為人所知。亦稱Saint Ringan 。傳說他出生於Brythonic Cumbria,可能在Rheged一帶。年輕時旅行到羅馬研習基督教。他被任命為主教,St. Siricius教皇差派它向匹特克人傳福音。傳說(由Bede 首先提及)約於西元397年 他在蘇格蘭西南部的Whithorn建立他的傳福音的基地, 修建一個盤石教會在那裡, 此教會被稱為Candida Casa即為白宮意思。從那裡他開始Brythons 北部周邊地區的事工。之後他向北沿東海岸旅行,在匹特克南部傳播基督教。

在這個期間這四位具有影響力的傳教士中,有三位的背景是來自蘇格蘭或愛爾蘭塞爾特教會,有一位來自於奧地利。清楚地顯示傳教士西歐的事工有多早,在教導神的話語先進的思維上並沒放太多心力在羅馬拉丁語教會,卻專注於羅馬帝國的邊界地區,這與亞述人在東方教會("Nestorian 教會")相似。


1.4 聖經翻譯開始於拉丁語系帝國及塞爾特語系教會

1.4.1 拉丁語:
舊約和新約在西元390-405年期間被翻譯成希臘語. 耶柔米(Jerome)將聖經翻譯成拉丁語- 這個譯本在歐洲被廣泛地使用,即為人所知的《武加大譯本》( Vulgate拉丁文通俗版聖經); 耶柔米增加馬可福音16:14以後經文; 耶柔米也增加約翰福音拿淫婦責難主的經文(約翰福音 7:53-8,11)。

1.4.2 哥特語:烏斐拉在第5 個世紀將聖經從希臘語翻成哥特語。烏斐拉是一位傳教士,大約西元460年翻譯哥特語(早期的德語)聖經。因此, 他必須設計一套哥特語字母表。


1.5 拉丁語系及塞爾特語系教會的宣教成就

西方的教會採用拉丁語的禮拜儀式,以作為教會的主要語言來溝通屬之相關事宜。愛爾蘭和蘇格蘭塞爾特語教會則採取拉丁語系的禮拜儀式,而不是採用羅馬的儀式。藉由強調聖經的道德觀並與造物主的工作哲學結合,為法國、 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和北義大利野蠻部落的早期中世紀社會立下的根基。以建立修道院為主要傳福音的方法。人們被領到教堂接受宗教儀式並接受教導有關於上帝的旨意,因為他們的部落的背景,並不一定要詢問他們是否要決志跟隨基督。
因為拉丁語傳遍了整個羅馬帝國並為北非和歐洲大多數部落的主要語言,因此拉丁文成為教會的官方語言,如在教牧和各地教育體制。為地方福音的緣故,則需要翻譯的人。在非拉丁語部落福音事工進展的非常慢。當教會慢慢地滲入衰弱的羅馬帝國,在許多地方教會逐漸接手政府的職責。同時,也加強教會的公共職權。許多傳教士用他們的一生教導這些"未開化的人"上帝的話。同時與烏斐拉翻譯哥特語聖經,部落的語言被提昇與書寫的拉丁語同等重要。給予哥特人上帝的話語,他們也被賦予基督宣教的使命和賦予部落存在一個新意義。帶著新且強大的希望他們向西前進, 最後經由他們努力不懈的攻擊羅馬帝國的扼要東北部前哨被供破並行軍進入羅馬帝國首都。這還不是最後的戰爭,羅馬帝國最後在476 A.D.瓦解, 教會得以接管政府的職權。從那時起任何一位新國王或皇帝為確保他的成功,都需要與教會同工。

愛爾蘭塞爾特語的教會的努力結果,一個新的拉丁-條頓(Teutonic) 教會產生,其強調有意義的事工要是上帝所喜悅的道德結合,並且在新的統治者之下教會要為某一段宣教事工期間做準備。異教徒的("未開化的人" 被稱為塞爾特語的教會) 環境沒有書寫語言及教高等的教育,迫使教會開發一個周全的基督教"Christianization" 節目(藉由基督徒價值觀的實現,改革歐洲地方文化) 以使教會能生存下來,而且忠於主並使主的大使命得以成功。



2. 多種語言的東方教會(313-503 A.D.)

多種語言的東方教會在禮拜儀式上使用敘利亞語、希臘語、阿拉米語和希伯來語。因這些語言的使用,讓他們在讀經及使徒書信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時能更加容易地瞭解經文的原意。因此,在這個時期產生許多偉大的神學家和傳教士。他們能跨越文化的障礙並將福音傳到許多未曾接觸過的族群,這些族群主要係在中亞、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和波斯之間。

2.1 基督教國家(313-503 AD) :

地圖:西元600年基督徒主要分布之區域:

以基督徒為主要人口的國家: 安提阿、部份的敘利亞北部、埃及、羅馬、部分的北非(為羅馬州長所居住之地)和努比亞(Nubian上埃及) 。
亞述教會("聶斯托留派教會";或譯中譯亦作聶斯多略、聶斯脱利、聶斯托里或涅斯多留) 在東方教會中擴展最快速。"聶斯托留派教會" 的基督徒以敘利亞語為講道教導的語言。迅速往外擴展,其宣教事工穿越羅馬帝國的疆界進入中亞。在安提阿、大馬士革和埃得薩建立幾個神學教育中心,甚至也在印度植堂。

他們建立了幾個修道院,教導門徒和支持宣教事工, 設立圖書館及進行實務研究。在回教傳進來之前,"聶斯托留派"有許多人曾到北非傳福音。 並且"聶斯托留派" 發現醫療宣教可以做為進入新的宣教區的管道,如在亞美尼亞、黑海和裡海地區即以此方法進入 (313-503 西元)。

從一開始, 亞述人教會(聶斯托留派教會) 藉由傳教士的努力表達了他們的信念。當西方教會正忙碌地參與神學辯論,東方敘利亞教會則忙於講道傳福音給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地安人、土耳其人和中國人。商道的存在讓敘利亞得以連接深入中國、印度和西藏,也因此提供了許多傳福音的機會。
2.1.1第五世紀進入中亞的橋樑。
在第五個世紀末之前,波斯傳教士在中亞向匈奴和土耳其人傳福音、帶領人信主。 匈奴和土耳其人佔領了中亞乾草原,他們是遊牧民族。有時突厥(Turks)被用來稱某特定一群人或土耳其語系的族群。

2.1.2基督徒醫生進入中亞。
當波斯國王喀瓦德一世(Kavadh I)在西元499年 必須逃離他的國家到中亞,在途中他遇到了一群基督徒傳教士—其中有主教、四位長老 和四位平信徒—到中亞向突厥人講道。他們宣教的成功使許多突厥人成為基督徒。此外基督徒傳教士之事工,藉由基督徒醫生、 書記和工匠在突厥人和匈奴人之中代職事奉,基督徒的影響產生效應。需要注意到,在薩珊(Sassanian)王朝的基督徒主要是來自於講敘利亞語帝國。


2.2 亞述(聶斯托留派)教會宣教事工的中心

在美索不達米亞大多數的醫師、商人和工匠階級和許多官僚官員表達他們已是基督徒。在第六個世紀中,有一位嚈噠人 (Hephtalite Huns;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的教士由聶斯托留派主教任命他為嚈噠人的主教。

2.2.1謀夫 (Merv)
成為傳福音進入到中亞的重要宣教士基地。從謀夫 傳福音到中亞河中地區(Transoxiana)的布哈拉(Bukhara )的市中心和薩馬爾干白蘭地(Samarquand) 。明加納 (Mingana)據說越過烏滸河(Oxus) 外有許多人改信接受耶穌,這是在謀夫市第七個世紀Elliya傳教士的事工成就,。.

2.2.2 薩馬爾干白蘭地(Samarquand)
在適當的時候進一步成為一個基督教重要中心和傳教士擴展向東的基地。關於基督徒社區在薩馬爾干白蘭地(Samarquand), Wilfred 直言寫道: 在許多中央亞洲國家發現基督徒社區, 包括在不同的時期的Jacobite (敘利亞正統教會的敘利亞基督徒), Melkites (遵行希臘禮儀的敘利亞基督徒)及亞美尼亞人(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但在第五個世紀早期和在第八個世紀以前繼續直到第十五個世紀,這是一個重要「聶斯托留派」的中心及自己的大主教。 他們活躍於貿易、教育 和醫學的專業領域中,吸引學術和東方敘利亞教會傳統此亦顯現出他們有經常性的接觸。

2.2.3 埃得薩(Edessa)
奥斯若恩(Osroene)為一個小王國的首都,位於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中間—曾有段時間為羅馬帝國的屬國 (116 A.D 。) 及有段時間為安息的宗主國—於西元216年成為羅馬軍事殖民地。波斯薩珊(Sassanian)王朝,位於更遠的南方,在西元226年被安息人(Parthia)征服,在那個世紀與羅馬接連不斷的戰爭。在西元258年,薩珊(Sassanian)國王Shopur I奪取了安提阿,也帶來了許多博學的基督徒學者和醫生,到靠近蘇薩(Susa)的Beth Lapat Khuzistan。國王命令建立一個新城市Djondishapur成為東方學術、醫學及文化中心。

2.2.4 Djondishapur.
許多東方的傳教士於此接受神學的裝備及醫學的知識。之後有些見證他們像亞伯拉罕離開烏珥(Ur)為上帝將作見證。羅馬帝國彌補他們的損失,並最後在303年在伯拉河(the Euphrates)的支流 Abaros 河為二個帝國之間的界線與波斯簽署了和平條約,

圖:東方教會在迦克墩會議後的宣示


2.2.5奥斯若恩:
耶穌的兩位使徒德丟(Thaddeus) 和巴多羅買(Bartholomew) 在第一個世紀將基督教的信仰傳到亞美尼亞王國。 羅馬支持陶達(Terdat)國王恢復小亞美尼亞奥斯若恩(Osrohene) 王國( 北美索不達米亞一個小國家)的王位。 此國在 301年宣佈基督教為其國教(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光照者貴格利 (Gregory the Illuminator)為教會的領導者。直到第5 個世紀, 在亞美尼亞的基督徒以希臘語或敘利亞語崇拜,因為亞美尼亞沒有字母表,因此沒有書寫語言。 在陶達(Terdat)王接受了福音之後,他的人民成為了基督徒。康斯坦丁在西元327年死亡,陶達(Terdat)則在西元342年。 然而,波斯國王發動攻擊收復失去的西部疆土。

亞美尼亞他們的皇帝現在是基督徒及其基督徒與羅馬同被視為他們的敵人,他們不斷地被迫害 包括燒毀他們的教會。喜愛和平的Yezdegerd I 在西元420年去世,基督徒的逼迫再度發生了,就如先前的原因一樣。與羅馬在邊境的戰爭又重演,但在西元422年和平地結束。

2.2.6 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區域:
逼迫的確影響了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區域的教會。因政治的原因,他們確信他們必須盡力脫離羅馬教會的管制(他們是在安提阿主教之下) 以避免未來的逼迫。在西元424 年另一個會議在Markabta被召開,有六個大主教轄區(Metropolitans) 和31 位主教出席。他們宣告他們從安提阿主教獨立,立他們自己的宗長(Catholicos) ,他們自己的新教主。他們進一步同意,裁決或審判的案件不應送至西方的主教做裁定。


2.3 亞述教會從帝國教會的分離

雖然於東方和羅馬的教會之間在教導上沒有區別存在,大公會議宣告教會獨立自行管理,在魏格來姆聖經彙編(Wigram) 中 :"它儘量做大公會議所能做的,設置一個東方教皇在其之上。" 這是基督教會的組織的結構第一個主要分裂。下一次從西方教會分裂行動,教導被介入。

2.3.1 東方教會贊同安提阿神學學派(Antiochene theology)。
之後我們將看見更多有關這方面的介紹。他們許多的教會領袖和埃得薩(Edessa)神學院及Djondishapur神學院的創建者都曾在安提阿神學院接受過訓練。因此,他們西元431年反對以弗所大公會議上決議並革除聶斯托留(Nestorius)的教籍。


2.3.2 埃得薩(Edessa).耶穌論的爭論在Edessa 神學學院風持續許多年,直到西元488年 羅馬皇帝芝諾 (Zeno) 關閉學院,拆掉學院並建造教堂崇敬馬利亞,並賜予具爭議性的抬頭”神之母“(希臘文theotokos-生神者;神之母) 。

這是在基督教會的組織團結的結構第一個主要的分裂。

2.3.3尼西比斯 (Nisibis)大多數學生和教授遷移到東方波斯尼西比斯(Nisibis) ,再開立一所神學院,在那裡最後成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學院。

至西元424年傳教士往北謀夫(Merv) 、尼沙普爾(Nishapur) 和赫拉特(Heart烏滸河(Oxus)的南部)等地植堂,並設立主教,他們的修士教導這些新的信徒讀讀和協助他們疏菜的種植。那時對新鮮水果或菜維護健康重要性的知識瞭解並不多,聶斯托留派的 醫師將這樣的知識引進,並醫治許多人。

地圖:敘利亞(聶斯托留派)教會的分佈區域



2.3.4 撒馬爾罕(Samarkand).在西元503年一 位主在撒馬爾罕任職。傳教士繼續向北遷移,或許他們最大的成就是在第八個世紀的聶斯托留派國王凯萊特(或譯克烈Kerait) 與400,000 個家庭轉信接受耶穌。汪古(Onguts) 和回紇(Uigurs) 也有許多轉信者。

2.3.5 聶斯托留與西元431以弗所大公會議:
聶斯托留(Nestorius) 曾在擔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及埃得薩(Edessa) 神學院的教授,他基督論(Christology)的主張被指責為錯誤的教導, 之後他的主張被稱為"聶斯托留派(或景教 Nestorianism)" 。經John M.L.Yang對歷史事實的徹底研究所得的結論: "沒有證據證明羅馬的基督論(Christology) 與聶斯托留不同, 並且在整個爭論中,大主教小心地避開討論問題的本質。的確, 聶斯托留宣稱利奧一世所寫的大捲(一份對基督位格的教義聲明)的論點與他的論點相符,清楚的反應他的基督論(Christology),之後他讚揚利奧以為他的教義辯解。大主教利用他的權位全力對抗聶斯托留拒絕生神者的論點, 即使聶斯托留曾寫他能接受的條件就是不要將馬利亞神化成女神。羅馬反對的原因似乎有兩方面。首先, 聶斯托留似乎想要將自己提昇為整個教會的教導領袖,挑戰長期以來對馬利亞尊崇為theotokos。羅馬在大會議中利用亞歷山太的大主教區利羅(Cyril) 為工具來除去聶斯托留,卻未曾揭露其基督論的基本論點念與聶斯托留的是相似的。"

此外,事實上明顯地聶斯托留Nestorius 被逐出教會的確有一些個人原素隱藏在背後。多種不同的語言的特徵,比如像敘利亞語, 聶斯托留的母語似乎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一部分的敘利亞語言的特徵無法區分具體性與抽像性的名詞,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一個名詞kenume,來說明不是一組辨認某種個性(個人抽象特徵)特徵,就是具體的個人。聶斯托留和"聶斯托留派 堅持基督二性論 (dyophysitism)的看法,認為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每一本質各具其特別的特徵。近代神學家, 包括新教徒教會清楚地認為每一本質有其自己的意志,此即為 基督二志(duothelite)的概念。" 因此,他們也贊同聶斯托留的教導。
明顯地由此可見人為錯誤似乎溝通的技術也是問題的一部分。導致敘利亞語系教會決定建立他們自己主教體係。

2.4 在第三世紀至第四世紀阿拉伯人的福音宣教事工
"Arab"(阿拉伯)係指古老的阿拉伯半島的居民,阿拉伯半島位於紅海的東邊(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市附近,蘇伊士運河的入口);"Arab"也經常被用來指其祖先、語言、宗教和文化有緊密關聯的一個群體(如阿拉伯聯盟、其母語是阿拉伯語或其祖先曾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現今,阿拉伯人構成人口的決大多數在中東(沙烏地阿拉伯、 敘利亞、也門、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非洲幾個國家 (埃及、蘇丹、利比亞、 摩洛哥...)。

文化上和絕大部分語言上,他們屬於閃米特人(Semitic)。在西元之前,阿拉伯半島已有豐富的文明。阿拉伯的影響一點一點地從近東遍及到部分的歐洲、西西里島某特定區域(義大利南部)、西班牙和法國、也遍及到非洲、到印度和到東方和到南方。在歷史上第一位阿拉伯基督徒君王是埃得薩的阿伯噶八世(Abgar VIII of Edessa),約於西元200年 他轉變信仰接受耶穌。
從第一世紀起,有許多阿拉伯人部落是基督徒,其中包括納巴泰人 (或譯拿巴提人、那巴頓人;Nabateans) 和伽珊人(或譯伽珊尼德;Ghassanids) (他們有Qahtani血統,也講也門(或譯葉門)阿拉伯語及希臘語),他們保護羅馬帝國東南邊境及拜佔庭在阿拉伯半島北部的領土。塔伊(Tayy) 、Abd Al Qais 和台格利卜族(Taghlib) 部落在回教興起之前也有很多的基督徒。

2.4.1 也門與納季蘭:阿拉伯基督教中心
在阿拉伯半島主要的基督教中心位於南阿拉伯半島的也門(葉門)和納季蘭。 一些在西元932年的敘利亞語文獻提供我們一些南阿拉伯半島基督教的資訊。

地圖:從中東到印度

傳說波斯葉茲德吉爾德一世(Yazdegerd I)在位期間(西元399-420),有一位商人名為哈揚(Hayyan), 從喜姆雅里族(Himyarites) 國的也門到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在他的回程時,他在波斯邊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東邊的阿拉伯附庸國Hirta停留。然而當他在此時常有聶斯拖留派的基督徒相伴並因此轉信成基督徒。在他回到也門,他在也門將福音傳開並且傳到鄰近的地方。在也門,有許多猶太人逼迫基督徒。

2.4.2 采法爾、亞丁、薩那和Nairam:阿拉伯其他的基督教中心
另一個傳說有關於基督教被傳進這個區域。約於西元354年, 羅馬皇帝康斯坦丁的兒子康士坦丢(Constantius),差派提阿非羅(Theophilus) "印度人" 帶領一位大使到南亞。在他的途中,大使拜訪了阿拉伯半島的西南角。提阿非羅(Theophilus) 是一位執事在那裡的教會裡講道。結果喜姆雅里族(Himyarite)君王轉信基督教並且在喜姆雅里王國的首督采法爾(Zafar)、亞丁、薩那(位於Nairam 和亞丁之間) 及在波斯灣的荷莫茲(Hormuz)建立三到四個教會。約於西元500年 Nairam 成基督教主要的中心,許多基督徒聚集於此區域。主教名單由大主教Timothy I(780-820)任命,據報導也門和薩那也有主教。

2.5 宣教事工擴展到印度
從使徒聖多馬在西元52年抵達到印度Cragnanore岸口來追溯喀拉拉(印度)的基督徒的起源和隨後屬靈穩定成長。根據傳說,多馬首先向科欽(Cochin)及附近的猶太移民講道,之後他的事工也包括印度教、佛教和教耆那教(Jainism )宗教團體。有許多關於他所行的神蹟奇事及事工,他帶領顯要的高世襲的社會等級Vedic 婆羅門,轉變他們的信仰成為基督徒。他組織了七個基督徒社區及從四個主導的家庭任命長老。這七個教會為1 。Cranganore (Malankara) 2 。Chavakad (Palur) 3 。Parur 靠近Alwaye 4 。Gokamangalam, 5 。Niranam 6 。
Nilakkal (Chayal) 及7 。Quilon (Kollam) 。使徒開始他在印度的福音事工, 從一個小鎮"Malayankara" 開始(位於在喀拉拉' Paravur ' Taluk 沿海,非常靠近Cranganore岸口)。這些地方除了Nilakkal 以外,都在沿海附近。Nilakkal位於Sabarimala 附近,是印度教朝聖之地。


圖:從多馬至西元503年印度宣教事工概略的時間表
期間 歷史事件
40s
40s年代 使徒多馬服事於Takshasila Gondaphares的君王
52 Nov 21
52年11月21日 使徒多馬在Cranganore(Kodungalloor, 在現今的特裡蘇爾(Thrissur) 區)登陸

52年-72年 使徒建立7 個教會: Palayoor, Kodungaloor, Parur, Kokamangalam, Niranam, Nilackal, Kollam 。
72年7月3日 聖多馬在Mylapore附近的馬都拉斯殉教。
98年-117年 美索不達米亞和亞述成為羅馬省。
190年 潘代努Pantaenus ,可能是著名Alexandrian學派的領導人及神學院創建者,曾前去印度和Nazranies。
232年 薩珊王朝 (Sassanians) 成為主要力量。
325年 於尼西亞大公會(the first Ecumenical Council of Nicea ) 大主教約翰被任命為波斯和大印度的主教。
345年 加納(Cana) 的多馬與72 個移民家庭從波斯出發登陸在Cranganore。
340年-360年 Thazhekad Sasanam區「拿撒勒人」授予了特別權利和特權。
400年 Pudukkad北部教會建立了。

480年 Angamaly建立Hormis 教會。
500年 建立Enammavu 教會。
503年 Edappally 建立聖喬治教會。


大約400 位基督徒於西元345年 在多馬加納的領導下從敘利亞移居到印度, 他們開始融入周遭的事物被稱為"Malankara" (發音相似於' Malayankara ') 。 在此段期間,當這些遷入移居者分散到各地, 所有講馬拉雅拉姆語(Malayalam)的地區整合成為' Malankara '語 (與地方語言押韻,馬拉雅拉姆語也是)。根據安提阿主教區的使者Mor Youseph所記載,主教派遣人們至此地來協助敘利亞基督徒移居者調整新的環境及挑戰。

西元345年這些敘利亞基督徒傳教士到此,整個Malankara 基督徒引用安提阿敘利亞教會的禮拜儀式,也成為宗主教區(Patriarchal See)的一部份; 因而早期基督徒改變信仰者(聖多馬基督徒) 與新基督徒移居者(Knanaya 基督徒)即為大家所知的敘利亞基督徒。



2.6默爾啟派教會對宣教的奉獻
2.6.1聖經阿拉姆語和耶穌阿拉姆語保存了
在西元初期,阿拉姆語 (中文又譯為亞蘭語、阿蘭語、阿拉米語或阿拉美語)各樣的方言成為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主要日常生活用語。發展出數個書寫方言,為人所知的如巴勒斯坦猶太阿拉姆語、撒馬利亞阿拉姆語、敘羅巴勒斯坦基督徒阿拉姆語、敘利亞語、巴比倫他勒目阿拉姆語 和Mandaic 阿拉姆語。 在加利利 和撒馬利亞 阿拉姆語方言成為日常溝通的語言。

如果阿拉姆語不是耶穌所講的語言,就不可能解釋耶穌說阿拉姆語的證據《他爾根譯本》 (Targum ;即舊約聖經的阿拉姆語文譯本) 為阿拉姆語文的聖經譯本,因阿拉姆語為大多數人使用,人們不再瞭解希伯來語。在巴比倫流放之後,猶太教堂的巴勒斯坦猶太人他們公開讀希伯來文聖經翻譯成阿拉姆語日常用語(白話文)。

《他爾根譯本》(又譯《塔庫姆譯本》Targums: 希伯來文音譯字,原意是「翻譯」或「解釋」,一般是指舊約聖經的亞蘭文譯本,即敘利亞文注釋)主要研讀的聖經為摩西五經(Pentateuch)。 最古老的譯本似乎是巴勒斯坦《摩西五經他爾根釋本》 (Pentateuch Targum), 梵蒂岡圖書館保存了完整的Neofiti I抄本。此抄本保存巴勒斯坦所使用的阿拉姆語的慣用語,或許在世紀初就已存在。第二個為人所知的是耶路撒冷他爾根譯本的摩西五經(第一及第二章), 亦被稱《偽約拿單他爾根譯本》(Pseudo-Jonathan Targums)。


2.6.2 到埃提阿伯的宣教士及聖經翻譯者:
「Frumentius」(死於c.383)將基督教傳入埃提阿伯和被稱為埃提阿伯的使徒。他是希臘人,出生在推羅。根據第4 世紀史學家 Rufinus 提及 Frumentius 的兄弟 Edesius 是他的上司,但也像他的孩子。

他們停留在埃提阿伯(或譯埃塞俄比亞)使用它的影響力傳揚基督教。首先他們鼓勵基督徒商人, 到這個國家做短暫性的拜訪, 藉由公眾敬拜場合來操練他們的信心; 之後他們帶領一些當地人轉變他們的信仰成為基督徒。當王子成年了,Edesius 回到在推羅的親戚朋友那裡,並按牧為牧師, 但沒有回到阿比西尼亞(Abyssinia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的舊稱)。另一方面,Frumentius在阿比西尼亞積極熱心帶領人信基督教,與Edesius同行至亞歷山大請求 St. Athanasius 差派主教和一些教士到阿比西尼亞。Athanasius 主教認為Frumentius 是主教最適當的人選,於是在西元328年他被任命, 根據其他資料,則為西元340-46年之間。
Frumentius 回到阿比西尼亞(Abyssinia)、建立阿克蘇姆(Axum)主教管轄區、施洗Aeizanas國王,同時Aeizanas國王繼承王位、 修建許多教會 和將基督教信仰傳遍整個阿比西尼亞。阿比西尼亞的記載將第一本埃提阿伯新約聖經譯本歸功於他。


2.7 東方帝國與亞述教會之間的聖經翻譯
《敘利亞文譯本》(約於400 A.D 。); 《別大西譯本》 (敘利亞語/阿拉姆語聖經譯本), 排除: 彼得後書、 約翰二書及三書、猷大書、啟示錄。《別大西譯本》成為標準敘利亞文聖經譯本。
亞美尼亞語(是亞美尼亞的官方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獨立一支。古亞美尼亞語與古典希臘語相似)- 來自於希臘語文或敘利亞文(第5 個世紀早期)。
格魯吉亞語(是高加索語言的一種,是格鲁吉亞的官方語言)- 可能來自於敘利亞文或亞美尼亞文(從第5 個世紀)


2.8 東方教會宣教的成就
從一開始東方教會在傳福音上有更多問題,因為它在羅馬帝國的東邊,很快就必須面臨一些挑戰如須將聖經翻譯成新的語言和使用新語言溝通,以及文字在文化融合(inculturate)的教會因異教的背景的使用上的困難。教會牧長艱苦的付出維繫基督徒間的團契和教會的教導。這些辛勞得到回報。
在東方教會裡最普遍的共通語言是敘利亞語、希臘語、希伯來語和阿拉米姆語。在東方識字程度比在歐洲或北非洲高。東方教會能以他們的母語研讀聖經內容,能減少或避免對經文的解釋冗長無效的討論。同時,明確的知道敘利亞語與阿拉姆語在口語上對「主」的語法很相似,因此對福音能從中東傳到中亞、中國和南亞和東亞的海岸有很大的挹注。.

一些教義和深入的研究顯示Cyrils 主教因個人問題做了可悲的決定,將聶斯脫里派的主教逐出教會,因為他們教了一些他未曾教導過的,也因此導致敘利亞語系教會從其它教會分離出來。之後聶斯脫里他們也稱自己"亞述教會" 。

安提阿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 默爾啟派(Melkite) 教會的Chrysostomos 以它對在非洲宣教的貢獻的歷史顯示如何以極少的人力可以為神的國度成就許多事。明顯地,感受到要以當地方語言來傳福音的需要,的確促使加速聖經翻譯工作的進度,阿克蘇姆(Aksum)國的語言被廣泛地被使用。

在這個時期,東方帝國的宣教事工,特別是亞述教會宣教的事工非常忙碌。相對於歐洲的宣教事工他們不需要面對這些未開化、到處流浪、沒有書寫的語言及乎沒有任何文明的部落,因而他們可以很快地以聖經的教導和醫學為工具來向些東方的國家見證神的大能及供應並建立基督徒會眾及教會。

3. 南方的科普特及阿比尼西亞教會 (313-500AD)

3.1 從早期基督教宣教到濃厚的教會傳統
3.2 福音如何進入埃及
3.3 基督教在阿克蘇姆的宣教事工(之後被稱為埃塞俄比亞或譯埃提阿伯)
3.4 福音傳進埃塞俄比亞 (或譯埃提阿伯)
3.5 來自於東方敘利亞教會宣教支援
3.6 努比亞早期基督徒及宣教事工
3.7 非洲地方語言的聖經翻譯
3.8 非洲教會宣教的成就

3.1 從早期基督教宣教到濃厚的教會傳統
幾個特別的基督教派於第一世紀期間發展出來。諾斯底教派(Gnostics) 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教派,以埃及為重鎮,其影響力遍及整個北非。

地圖:古非洲歷史

早期的基督教和諾斯底教派的主要支派中的一個則以羅馬為重鎮。當羅馬帝國正式地成為基督教國家,這支派更加地受使徒保羅的教學的影響在第四個世紀成為主要的宗派。一些非洲基督徒認為, 這個宗派企圖收集聖經的(紙莎草紙上的)古代文獻以堅定基督徒的信念,而不重視一些由非洲教會的早期基督徒或作家所寫的重要文獻。
這個文獻的收集即為我們所知道的新約正典的由來,是基督徒聖經中重要的一部份。然而,在編制新約羅馬支派並沒有包括其它關於耶穌的文獻或拒絕這些文獻因為認為其為異端邪說。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文獻並沒有被包括,或者被譴責為異端文獻。大多數來至於非洲北部諾斯底支派基督徒所著。難怪很少人知道這些早期非洲基督徒的重要性。多數非洲信徒不瞭解區分信心和讀文獻的好處之間的差異的需要。竟管諾斯底派受羅馬基督徒的抵制, 基督教繼續地蓬勃發展並傳及北非直到第七世紀回教傳到此地為止。雖然當時在第七世紀回教傳到北非,諾斯底派對科普特教會的影響不再。基本上,”信仰的非洲之路”的夢想能仍然已被耕植,這相對地可以解釋相當低的抵抗反對新信念。在這個區域的基督徒即為科普特基督徒,以其主要語言來命名該區域的基督徒。科普特人的信念,像諾斯底派非常強調冥想及修道院的生活方式(contemplation and monasticism)。在結構上,它與羅馬教會相似。它行同樣的聖禮,並且教會結構由教士和主教所組成。如同天主教教會, 科普特的正統教會由住在亞歷山大的教長(與羅馬教會教皇相似) 主導。
儘管埃及由Arab Moslems 接管後, 科普特的基督徒繼續形成埃及社會中雖小而重要的團體。的確,現今科普特的基督徒約為百分之十五的埃及人口。


3.2 福音如何進入埃及
第一批埃及改變信仰者成為基督徒係來自於在亞歷山大的猶太人社區,然而新的信仰很快地傳遍了整個埃及社會,一部分因為傳統埃及宗教已有法老的神性和權柄為基礎,但法老已被羅馬推翻了。因為埃及社會宗教基礎已被佔領者羅馬所破壞, 基督教成為了一個關鍵因素使埃及文化能在羅馬時代生存下來。一開始基督教在非洲大陸立足點相當危險,但到第二世紀末卻能穩固地立足並迅速地傳遍當地埃及人(而不是希臘羅馬統治階級) 。第三和第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的基督教佔優勢。亞歷山大、安提阿和羅馬教會是三個最具影響力的教會。第四世主紀,耶路撒冷和康士坦丁(Constantinople) 也被認為主要宗主教區,並且康士坦丁成為羅馬帝國新的首都,代替亞歷山大的領導的地位。這導致了某總程度的競爭,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一些神學爭辯持續越演越烈。在第五世紀,緊接著迦克墩會議及亞歷山大教會的分裂,其係因亞歷山大的科普特和拜佔庭的兩位教皇互相的敵對。亞歷山大拜佔庭的宗主教區與其他羅馬教區如康士坦丁和安提阿仍然保存聖餐的禮儀,然而科普特宗主教區卻沒有遵循。教會的大分裂影響埃塞俄比亞(在第四世紀已福音已傳進)的宣教事工與科普特宗主教區的結盟,這兩位敵對的教皇被差派到努比亞(Nubia)。


3.3 基督教在阿克蘇姆的宣教事工(之後被稱為埃塞俄比亞或譯埃提阿伯)
阿克蘇姆(Aksum )王國(有時英文也寫作Axum, ), 2000多年前建立,歷史上埃塞俄比亞(或譯埃提阿伯)相關連(阿克蘇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東北非洲的奴隸制國家,首都為阿克蘇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亞的提格雷省。)。埃塞俄比亞不曾受外人開拓為殖民地,為非洲最古老的國家。在第四世紀,從埃及和亞洲西部來的基督徒旅客和貿易商將基督教信仰帶入這個區域之後,阿克蘇姆(Aksum )的統治者轉換信仰成為基督徒。1,600 年後, 特別的埃塞俄比亞(或譯埃提阿伯)形式的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亞確立。在羅馬帝國宣布基督教為其國教不久後,阿克蘇姆成為主導的基督教國家,如此的認定這是非常重要。

通常基督教總是與這些北歐和西歐國家被聯想在一起,這意味著,基督教已在非洲這地區具有穩固的地位已有許多世紀了,在其被引進北歐和西歐國家之前。
埃塞俄比亞正統教會與埃及科普特正統教會和西亞敘利亞正統教會在結構上是相似的。教會領導階層包括修女、教士和主教與一位宗主教(教皇)為其首領。修女及修士修道院的隱士生活的規章即來自於埃及科普特教會,修道院隱士靈修的生活也非常受埃塞俄比亞的教會的重視。這些修道院也是一個學習中心。修士在抄寫及解釋埃塞俄比亞王國的歷史和傳統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這個角色,他們幫助在埃塞俄比亞人民發展一個共識。非常受教會及埃塞俄比亞王國的認同,讓埃塞俄比亞能團結並能抵抗外部的威脅。


3.4 福音傳進埃塞俄比亞 (或譯埃提阿伯)
埃塞俄比亞在西元第四個紀成為在亞美尼亞之後世界第二個基督教國家。 在非洲傳說有位太監即為我們所知的Qinaqis也在埃塞俄比亞講道幾次。

地圖:阿克蘇姆王國及其貿易關係

在接下來幾個世紀基督徒教師和商人慢慢地沿尼羅河谷、紅海 和北非的商業路線進入非洲。有二位早期最偉大的拉丁語系教會之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或譯特圖裡安、德爾圖良)和奧古斯丁(Augustin),他們的家鄉就是在北非。

阿克蘇姆(Aksum )王國領土橫跨現今厄立特里亞(Eritrea,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國家,瀕臨红海,面積12.5萬平方千米)、北埃塞俄比亞、也門、南沙烏地阿拉伯北索馬里、吉布地 和蘇丹北部。阿克蘇姆王國的首都位於現今北埃塞俄比亞,曾經是一繁忙的大都會和經濟重鎮,現在為一個小村莊。兩個小山丘和二條小河座落此城的東部和西部;或許因這樣的地理位置讓他們選擇此地定居下來。沿著城外的小山和平原,阿克蘇姆人有公墓裡有精緻雕琢的墓碑稱Steale或方尖碑。其它重要城市包括耶哈(Yeha) 、Hawulti 、Matara 、Adulis, 和Qohaito,最後三個城市為現在的厄立特里亞(Eritrea) 。

西元第四世紀基督教信仰進入埃塞俄比亞。有一位從推羅來的基督徒哲學家名叫米羅庇烏斯(Meropius),携兩弟子弗鲁門修斯(Frumentius)和埃德修斯(Aedesius),在航向印度的途中遭遇海難。米羅庇烏斯死了,他兩位未成年人的弟子弗鲁門修斯(Frumentius)和埃德修斯(Aedesius)幸免被沖上岸上並被帶回阿克蘇姆皇宮。Ella Amida皇帝賞識二人的才智,於是分別任命他們為私人秘書和皇家酒政(持杯人)。他們將國王服侍地非常好, 並且當Ella Amida 死後,王子埃扎那(Ezana)年紀尚幼弗鲁門修斯被認命為攝政大臣。弗鲁門修斯(Frumentius)和埃德修斯(Aedesius) 並且被允許改變阿克蘇姆(Aksum )(當現代埃塞俄比亞然後為人所知)轉信基督教。在某時之候,Frumentius 和Aedesius 回到地中海, 以尼羅河縱貫埃及。當他們到達了埃及,Frumentius 與亞歷山大主教Athanasius 聯繫乞求他差派傳教士回到阿克蘇姆(參見Aksum 王國地圖), 因為那裡的人民已準備好接受福音書。
圖: 西元第三世紀阿克蘇姆與伽達拉特(GDRT)區域南部的阿拉伯


Athanasius 同意這個迫切的需要,並且立刻任命弗鲁門修斯,因為那裡需要一位可以說流利的當地語言和瞭解阿克蘇姆的風俗習慣。弗鲁門修斯被任命為埃賽俄比亞正統教會第一位abuna 或主教。弗鲁門修斯後來成為人所皆知的Abuna Salama 或和平主教。他宣教的卓越成就並且有埃扎那(Ezana) 國王的支持, 埃塞俄比亞成為了基督教國家。阿克蘇姆發展成為勢力橫跨紅海兩岸,貿易發達,與羅馬、阿拉伯南半島甚而與高盧(Gaul現今法國)有頻繁的貿易有400多年之久。當回教在第七世紀興起,基督教國家開始衰弱。

從第1 世紀起 阿克蘇姆在國際貿易進口國一名重要的成員(《厄立特里亞海航行記》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 ),直到大約1 千年末,陷入長期的衰退,與來自於伊斯蘭教同盟各樣的壓力相對抗。

3.5來自於東方敘利亞教會宣教支援

在第5世紀末有九位敘利亞修士來到這裡。迦克墩公會議(或稱卡爾西頓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這些修士有可能因此被逐出敘利亞。基督一性派(Monophysites, mono=單一 、phusis = 本質) 相信, 基督的神性和人類本質在他的誕生成為肉身後熔合成僅有一性。
另一方面迦克墩公會議 (The Ecumenical Council大公會議或稱公會議、普世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公會議英文是 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臘文 Οικουμένη,意思是“普世性的”。而其中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T議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和造成日後東西分裂的迦克墩公會議)。將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區分出來,宣稱耶穌有二個分明的本性並定基督一性派 (monophysites)為異端。無論如何,是否它歸結於這九大聖徒(宗奉基督一性論,相信基督的獨一神性,他們在早期傳揚基督教的過程中有過重要的貢獻,對埃塞俄比亞教義體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埃賽俄比亞的正統教會 與埃及科普特人的教會和 敘利亞小型的教會、土耳其和亞美尼亞被歸屬為非迦克墩派。這些非迦克墩派教會形成了全世界教會的一個特別地南方分支。


3.6 努比亞早期基督徒及宣教事工
努比亞(Nubia)是一個古老的王國位於現今的蘇丹,其歷史的根源可追溯到埃及法老時代期間。基督教信仰由基督徒修士和貿易商在第五和第六個世紀傳進努比亞。在第七個世紀之前努比亞統治者和多數努比亞人轉換信仰成為基督徒。實際上和結構上,努比亞教會與埃及科普特正統教會是相似。努比亞並且叫- 上或下努比亞(Upper & Lower Nubia一般從阿斯旺到瓦迪蛤勒法被稱為下努比亞,從瓦迪蛤勒法到庫賴邁被稱為上努比亞。)、古實( Kush)、古實之地 (Land of Kush) 、Te-Nehesy 、Nubadae 、Napata, 或Meroei 王國。努比亞人所講的話來自於那裡無從得知, 但非常接近Nuba丘陵、遠在西部的Jebel Meidob, 和努比亞河間所講的語言,這些地區的人來自於西部和南西部。阿克蘇姆國王阿扎納(Aezanes)在西元350年於銘碑上題字'諾巴( Noba) ' 在Merod, 宣稱其對阿拉伯半島南部某地區的主權。若是如此,這或許讓我知道努比亞人首次出現在歷史記載上。

圖: 早期努比亞教會
在第六世紀前麥羅埃王國(Meroitic kingdom)的政治和文化繼承者有三個基督教國家。在北部以法拉斯Faras(位於現在的埃及)為首都的瑙巴提亞(Nobatia)國; 中部以老城棟古拉(Dunqulah)為首都的穆庫拉(Muqurra)國,離尼羅河大約150 公里之處為現今棟古拉(Dunqulah) 南部; 南部為阿爾瓦(Alwa)國,位於南部老麥羅埃(Meroe) 中心,其首都為現今的索巴(Sawba )。這三個王國戰士貴族政府統治了麥羅埃的(Meroitic )人口,從有希臘抬頭的官員仿效拜占庭法院。


3.7 非洲地方語言的聖經翻譯

吉茲語(GE'EZ) 源自於第5 世紀希臘語。吉茲語聖經譯本係由九名敘利亞修士翻譯 ,他們於第5 世紀因主張基督一性論 (monophysites)遭受拜佔庭派係的迫害而逃到埃塞俄比亞。
埃賽俄比亞文聖經譯本包含81 本書;舊約有46本和新約有35本。在這些書中有幾本書被稱為「次經」 (deutero-canonical或 Apocrypha,天主教稱為Deuterocanon,原文有隱藏、隱密的意思,引申為神秘經典之意。依據某些西方神學家翻成英文是secondary scripture即第二正典,或稱為旁經、後典或外典。) 譬如以賽亞升天(the Ascension of Isaiah)、禧年書 ( Jubilees)、以諾書( Enoch)、 the Paralipomena of Baruch, 諾亞書(Noah)、 以斯拉書(Ezra)、尼西米書(Nehemiah)、 馬加比傳 ( Maccabees)、 摩西傳 (Moses) and 多比傳 (Tobit).。那時埃賽俄比亞人民所說的語言是吉茲語。埃賽俄比亞教會繼續以吉茲語作為宗教語言,使用於教堂禮拜。吉茲語是一種古代的語言,現在是只作宗教用途的死語(罕用的語言)。


3.8 非洲教會宣教的成就

修士的傳福音事工似乎已成為宣教最重要的工具,以阿克蘇姆的首都周遭為源始的基地,將福音拓展進入南方和非洲內陸。
埃及隱修制度 (monasticism )對埃賽俄比亞隱修制度(monasticism) 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為旅行、 書面溝通和埃及隱修制度文學翻譯。埃賽俄比亞的基督教雖然依賴亞歷山大教會, 例如 埃賽俄比亞的教會(abuna)的領袖,由科普特主教任命 ,發展出一種特別的基督教文化。埃賽俄比亞的基督教由於與所羅門王(KingSalomo) 時期長期的歷史關係,主張並相當重視西伯來文聖經譯本及猶太教常規(Jewish practices),譬如遵守安息日和飲食限制規定。 在亞歷山大(第五世紀)科普特與拜佔庭主教教會間分裂已嚴重的後果和削弱非洲教會。它保持努比亞教會的離去與科普特及阿比尼西亞教會早期宣教工作整合,也因此他們能透過貿易通過紅海進入亞洲。


4. 西元313年至 503年期間宣教事工的主要發展時間表

宣教活動從歐洲、非洲和亞洲三個方向增加。因為羅馬帝國的政治體系漸漸由天主教教會的主教接管,基督教對歐洲的控制變得強勢,卻失去了其屬靈上最根本的傳福音的影響力。導致此影響力的結果可以從原本計劃將"歐洲基督化" 轉變成將歐洲"未開化的人(蠻子)"文明化並以社會教育為目標,以支持由修士和教士所帶領的新神人員體系,及鞏固福音的推進。

基督教中心:非洲和亞洲的基督教中心 其基督徒文化和世界觀改變其地方文化根源,基督教信仰逐漸地不繼取得影響力,在在馬丁・路德企圖改革薩克森和德國其它地方天主教教會的影響下,第4 個世紀的Mar Thoma Church經歷一段改革時期。當時早期教會在每個地方設法將福音處境化,以深入其它國家的文化和其世界觀。

影響(衝擊): 在第4 第至5 世紀期間基督教逐漸成為歐洲和地中海世界的主軸宗教。在這時期,從西方的愛爾蘭到位於伏爾加河 (Wolga 俄語:又譯伏爾加河,位於俄羅斯西南部,全長3,692公里,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入裏海。)的克里米亞(Krim ),其中包括小亞細亞南方到蘇丹、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努比亞Nubia &阿克蘇姆 Aksum) 整個東北非人民改變信仰接受基督教信仰。

在西元313年 和590年 之間教會的組織從天主教教會(各主教有同等地位)改變成羅馬天主教教會 (羅馬主教為這些同等地位的主教中的領袖) 。羅馬教會的主教宣稱他們的教會由使徒彼得和保羅建立,彼得是第一位主教,基督任命彼得成為他在世上的主教代理人。並且羅馬主教繼承基督主教的職位( vicarship ),係從彼得而來的使徒統續。

西元590年前這些聲明被西方一半的教會所認同。在西元445 年羅馬皇帝正式認可大主教(或教皇)的職位為羅馬主教領袖。教宗良一世(Leo I,440—461) 是第一位羅馬主教被任命papas (教宗、教皇羅馬教皇,拉丁語:Papa,本意為爸爸、父親 "的")的頭銜 。他宣稱羅馬教會在整體教會中的最高地位。在西元476年當西方世界羅馬帝國的一半被擊潰, 羅馬教會領導西歐並具有安定民心的力量。
大使命的推進:不列顛的居爾特人在盎格魯人和薩克森人入侵前成為基督的信徒。 西元432-461年因著英國居爾特基督徒傳教士帕特里克在那裡的宣教事工,愛爾蘭人轉變信仰成居爾特語基督教。在這時間以前大約有1/4的羅馬帝國的總人口是基督徒。基督徒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要的人口: 如安提阿、敘利亞、埃及、羅馬、位於北非一帶由羅馬州長所駐守的和努比亞(上部埃及)之區域。基督徒也散居在這些國家: 如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和希臘、義大利中部及北部、西北非洲、茅利塔尼亞(Mauretania)和在在利比亞(Lybia)西邊的黎波里塔尼亞 (Tripolitania) 。

西元 496 年前 法蘭克王和他的人民成為基督教。Columba為愛爾蘭基督徒,在蘇格蘭一帶福音傳教。就大使命的實現的進展,落沒的羅馬帝國的邊界地區經歷數次基督教的逼迫, 特別是中東地區的敵人認為基督徒必定支持羅馬的利益。在這樣的想法之下,一股強烈反抗羅馬的運動在阿拉伯半島和波斯增長。在這段期間皇家教會有許多傳福音的自由,為正確的教導及真理而戰和討論關於正確的督徒信仰基礎及如何將其應用在異教的地方。在羅馬帝國領域內依然保持彼此的連繫,然而亞述人教會因在西元 431年於以弗所大公會做了一個遺憾的決定, 被迫去走它自己的路。也因此它比其他教會在傳福事工有更多熱忱和發展出更多創造性的傳福音方法,而將福音傳到達地球另一端東方去了。

此時的亞述 ("聶斯托留派Nestorian") 教會在那時比所有其它教會有更多門徒,包括新發展出來的教會像居爾特語、埃賽俄比亞、努比亞 和科普特教會。

教會禮拜式的發展 :當東方教會在希臘或敘利亞趨向於更倚賴禮拜儀式,而西方教會反而正熱烈討論聖經教導有相當一段時間。因著這樣的看法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相對的翻譯出更多不同語言的聖經譯本。非洲教會因著商業貿易路線與東北非的海港相通而得利和亞歷山大神學院也因此得到來至於埃及、埃塞俄比亞和努比亞各方支持他們的需要。

教會公會和神學爭辯:自西元313年在(到西元590年) 教會面對神學爭辯關於三位一體(耶穌基督、 聖靈)及耶穌人性的本質 和人如何被救贖。幾個教會大公會召開去審查和解決這些問題。

修隱制度組織(修道運動)的發展:某些人追求藉由遠離塵世過一種所謂的修隱(修士)的生活方式。最後修道院被建, 修士遠離社會一同崇拜、起居和勞動。第一修道院在西元340年被建在尼羅河的一個小島上。在第五世紀初, 第一的修隱制度規條被制定為本篤會規(Benedictine Order)由聖本篤(Benedict)所設立-守清貧、守貞潔 和守紀律。
教會禮儀看法和儀式的發展:以下的概念發展於西元313 和 590年之間: 煉獄(煉獄是天主教用來描述信徒死後靈魂暫時受罰的地方(或狀態),是天主教教義之一。煉獄的拉丁文purgare意思是洗滌。)和洗禮再生; 天使、聖徒、遺物、雕像 和圖片的敬拜; 七個聖禮系統; 守12月25 日基督誕生日; 更多的宗教節日; 星期天作為一個正式休假日和崇拜; 啟應唱誦詩篇的唱答方式; 嬰兒洗禮; 聖餐作為祭典; 朝聖為贖罪和感恩目的; 宏偉華麗的教堂建築。馬利亞敬拜開始。她被稱為"神之母" 和"天堂的女王/王后";她永恆的純潔(virginity) 和無罪(sinlessness )的屬性; 向她禱告; 她為所有聖徒的頭和她的身體昇入天堂。

沒有留言:

郝家的宣教資源與新聞

「也 要 為 我 們 禱 告 、 求 神 給 我 們 開 傳 道 的門」(歌4:3)